朅来情障絮沾泥,才入华胥路转迷。
似水凉痕晴翠减,填桥幽恨夜乌啼。
山行薄雨云初散,钟曳残声月渐低。
正是湘帘灯欲烬,双星无奈汝南鸡。
朅来情障絮沾泥,才入华胥路转迷。
似水凉痕晴翠减,填桥幽恨夜乌啼。
山行薄雨云初散,钟曳残声月渐低。
正是湘帘灯欲烬,双星无奈汝南鸡。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梦境,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融合。首句“朅来情障絮沾泥”以“朅来”二字开篇,暗示了主人公从外界纷扰中归来,仿佛是情感的障碍被暂时放下,如同轻柔的雪花沾染泥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着,“才入华胥路转迷”一句,华胥路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梦境或心灵深处的探索之路,暗示主人公踏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迷失其中。这种迷失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探寻与困惑。
“似水凉痕晴翠减,填桥幽恨夜乌啼”两句,通过水痕、晴翠和夜乌的描写,构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水痕仿佛是时间的痕迹,晴翠的减少则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而夜乌的啼叫则增添了几分悲凉与孤独感,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
“山行薄雨云初散,钟曳残声月渐低”描述了雨后山间的情景,薄雨过后,云雾初散,透露出清新与宁静。钟声在空气中回荡,渐渐减弱,月亮也逐渐低垂,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变得缓慢,给人以深深的沉思与感慨。
最后,“正是湘帘灯欲烬,双星无奈汝南鸡”将场景拉回到现实,湘帘半掩,灯光即将熄灭,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同时,双星(可能指的是牛郎织女)与汝南鸡的对比,汝南鸡的啼叫或许代表了现实的约束与无奈,而双星则象征着遥远的梦想与爱情。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梦境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感慨。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
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
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
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
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
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
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
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
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增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