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后人诵此语,恻恻心暗伤。
团圆儿女情,根本在农桑。
饭熟午鸡啼,饟黍食箪凉。
削梧助膏沐,鬓贴菜花黄。
一日十二时,形影俪容光。
人间无离别,天上有河梁。
托业耕织同,两宿若参商。
缩地乏壶公,鍊石窘娲皇。
河鼓盼锦缄,天孙泣空房。
神仙既修到,转类孤凤凰。
彩云七夕多,瓜果陈甘芳。
谁知五铢衣,不及荆布妆。
谁知七宝车,输与馌饷忙。
乃悟安乐窝,不在白云乡。
悲哉长生殿,密誓无相忘。
长离谶已成,艳曲破霓裳。
李花日零替,杨花何茫茫。
马嵬与鹊桥,此恨共天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后人诵此语,恻恻心暗伤。
团圆儿女情,根本在农桑。
饭熟午鸡啼,饟黍食箪凉。
削梧助膏沐,鬓贴菜花黄。
一日十二时,形影俪容光。
人间无离别,天上有河梁。
托业耕织同,两宿若参商。
缩地乏壶公,鍊石窘娲皇。
河鼓盼锦缄,天孙泣空房。
神仙既修到,转类孤凤凰。
彩云七夕多,瓜果陈甘芳。
谁知五铢衣,不及荆布妆。
谁知七宝车,输与馌饷忙。
乃悟安乐窝,不在白云乡。
悲哉长生殿,密誓无相忘。
长离谶已成,艳曲破霓裳。
李花日零替,杨花何茫茫。
马嵬与鹊桥,此恨共天长。
这首《七夕谣》以七夕节为背景,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以及对永恒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人间与仙境的不同,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首句“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以嫁女与征夫的分离,暗示了爱情中的分离之苦,不如选择孤独。接着“后人诵此语,恻恻心暗伤”,表达了对这种情感的同情与共鸣,引发读者的深思。
“团圆儿女情,根本在农桑”强调了家庭与生活的基础在于辛勤的劳作,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爱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饭熟午鸡啼,饟黍食箪凉”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细节展现生活的平淡与宁静,与之后的悲剧形成反差。
“削梧助膏沐,鬓贴菜花黄”、“一日十二时,形影俪容光”等诗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夫妻间的恩爱与和谐,同时也预示了未来的分离。
“人间无离别,天上有河梁”将人间的相聚与天上的分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长久相聚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托业耕织同,两宿若参商”、“缩地乏壶公,鍊石窘娲皇”等诗句,通过神话传说的引用,进一步深化了对爱情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鸿沟的感慨。
“河鼓盼锦缄,天孙泣空房”、“神仙既修到,转类孤凤凰”等句子,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以及对爱情无法实现的哀叹。
“彩云七夕多,瓜果陈甘芳”、“谁知五铢衣,不及荆布妆”、“谁知七宝车,输与馌饷忙”等诗句,通过七夕节的庆祝与日常生活的小事,展现了人间与仙境的不同,以及现实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最后,“乃悟安乐窝,不在白云乡”、“悲哉长生殿,密誓无相忘”、“长离谶已成,艳曲破霓裳”等句子,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爱情悲剧的哀悼。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重新演绎,反映了对爱情、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银河乙夜凉无声,此时缺月摧长庚。
江南愁霖水渺瀰,蓟北落日金纵横。
是处乾坤淹汉甲,何方戊巳却羌兵。
辛壬未见玄圭锡,庚癸空劳素书忆。
长安丙相虚问喘,丁傅门前马如织。
君不见柏梁既火复建章,土木之使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