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一夜天雨霜,橘林绿苞朝已黄。
远题书后三百颗,入手便觉秋风香。
黄金为肤白玉瓤,沆瀣深贮甘且芳。
雕盘初擘噀清雾,冰齿乍嚼流琼浆。
色香气味纷可喜,下视众果皆茫茫。
嗟余平生爱种此,木奴千树梁溪傍。
只今蒿艾已埋没,岂敢向日争荧煌。
蓬莱云气久寂寞,汉殿无复罗潇湘。
厥包纵有尽酸涩,剖之蠹朽安足尝。
乃知汝病是天意,坐使玉食无辉光。
荒山乃尔饫佳品,安得騕袅置锦堂。
君不见杜陵野老歌病橘,萧萧半死诚可伤。
洞庭一夜天雨霜,橘林绿苞朝已黄。
远题书后三百颗,入手便觉秋风香。
黄金为肤白玉瓤,沆瀣深贮甘且芳。
雕盘初擘噀清雾,冰齿乍嚼流琼浆。
色香气味纷可喜,下视众果皆茫茫。
嗟余平生爱种此,木奴千树梁溪傍。
只今蒿艾已埋没,岂敢向日争荧煌。
蓬莱云气久寂寞,汉殿无复罗潇湘。
厥包纵有尽酸涩,剖之蠹朽安足尝。
乃知汝病是天意,坐使玉食无辉光。
荒山乃尔饫佳品,安得騕袅置锦堂。
君不见杜陵野老歌病橘,萧萧半死诚可伤。
这首诗《食橘》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描绘了诗人品尝橘子时的细腻感受与对橘子品质的赞美。诗中以洞庭湖一夜霜降,橘林绿叶变黄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秋意盎然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远题书后三百颗”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橘子的丰收与书信的传递联系起来,寓意丰富。
诗中对橘子的描述生动而具体:“黄金为肤白玉瓤”,形象地描绘了橘子外皮金黄、内瓤洁白的诱人色泽;“沆瀣深贮甘且芳”,则强调了橘子汁液丰富、味道甘甜且香气浓郁的特点。诗人进一步通过“雕盘初擘噀清雾,冰齿乍嚼流琼浆”这两句,展现了剥开橘子时雾气弥漫的美妙场景以及咀嚼时如琼浆般的滑顺口感,充分体现了橘子的美味。
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橘子的喜爱之情,提到自己曾种过千树橘树于梁溪旁,但如今这些橘树已被蒿艾覆盖,不再能与昔日辉煌相媲美。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杜陵野老歌病橘的故事作为结尾,借以表达对橘子虽有酸涩之病但仍值得珍惜的感慨,同时也对那些未能享受到如此佳品的人表示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橘子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