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忠义之士被误会、不被理解和重用而感到悲哀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二句,以秋天的萧瑟气候开篇,设定了一种肃杀而又清新的氛围。这里的“雨色”指的是阴霾的天气,而非实际的雨水,“风严”则形容了秋风的凛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这两句描写了一位独立而高洁的人物形象。这里“绣衣”指的是文士或官员,“孤高”表明他品格高洁不染尘埃,而“潇洒”则是对其举止的形容,显示出一种从容自如的气质。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对于忠诚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并强调这种品质不应由外界的认可而得以证明。
接下来的几句“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则是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与引用,其中提到的“楚邦壮士”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英雄人物。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之士遭受不公待遇而感到的悲痛和愤慨。这里“申包”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忠臣,“哭秦庭”则是在朝廷中痛哭以示不满。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对于那些被诬陷和误解的人物给予同情。这里的“鞭尸”是指被无端责难,“堂上罗宿莽”则形容了一种繁杂而混乱的情境。
下文“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认为历史上的不公正与现代相比,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里的“蟊贼”是指那些心怀鬼谋、伤害忠良的人。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外界隔绝的无奈感受,以及对未来所持的迷茫态度。这里“渺然”形容了一种遥远而又模糊的情境。
最后,“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听到猿猴啼哭之声,而引发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以及对于忠诚和正义的美好幻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良不受时人的理解与重用而感到的深切哀怨。
水银成银利十倍,丹砂为金世无对。
此人靳术不肯传,阖户泥墙畏天戒。
今子何为与我言,人生贫富宁非天。
钳锤橐籥枉心力,齑盐布被随因缘。
我来江西晚闻道,一言契我心所好。
廓然正若太虚空,平生伎俩都除扫。
子言旧事净慈师,未断有为非净慈。
此术要将救饥耳,人人有命何忧饥。
少年喜为文,兄弟俱有名。
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
篇章散人间,堕地皆琼英。
凛然自一家,岂与馀人争。
多难晚流落,归来分死生。
晨光迫残月,回顾失长庚。
展卷得遗草,流涕湿冠缨。
斯文久衰弊,泾流自为清。
科斗藏壁中,见者空叹惊。
废兴自有时,诗书付西京。
温风吹破腊,留雪恼新春。
信逐残梅到,花从半夜匀。
旋消微覆瓦,狂下亦欺人。
压竹时闻落,埋萱久未伸。
山川濛不解,楼观洗成新。
拥褐僧方睡,开门客屡嚬。
爨烟知岁稔,履迹笑吾贫。
畦冻初生韭,泥融正卖薪。
寒鱼争就汕,烛酒颇无巡。
预喜田宜麦,槃餐饼饵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