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冷曾非簿领迷,幽居浑似未官时。
忽闻客至惊还喜,出见泥深笑不知。
谋拙未能忧岁计,身闲聊可饱晨炊。
行舟借问何匆草,淮口无潮月正亏。
局冷曾非簿领迷,幽居浑似未官时。
忽闻客至惊还喜,出见泥深笑不知。
谋拙未能忧岁计,身闲聊可饱晨炊。
行舟借问何匆草,淮口无潮月正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柳子玉贬官寿春后,舟过宛丘寄来的诗作的回应。诗中展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首句“局冷曾非簿领迷”,诗人自述过去的生活并非完全被官场事务所困扰,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接着,“幽居浑似未官时”进一步强调了他如今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悠闲,仿佛回到了未做官时的状态。
“忽闻客至惊还喜”描绘了诗人听到有人来访时的惊喜之情,尽管身处幽居,但友情的温暖仍让他感到喜悦。“出见泥深笑不知”则通过微笑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对来访者的热情,即使道路泥泞,也无损他的好心情。
“谋拙未能忧岁计”流露出诗人自嘲的意味,虽然才智不济,但并不为生计忧虑,这体现了他的豁达和随性。“身闲聊可饱晨炊”则直接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满足,享受着早晨炊烟的简单快乐。
最后两句“行舟借问何匆草,淮口无潮月正亏”以景结情,通过询问行舟者匆忙的原因以及淮口处的月亏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贬谪的关切,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又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富有哲理。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