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东坡遗墨卷后》
《题东坡遗墨卷后》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少年喜为文,兄弟俱有名。

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

篇章散人间,堕地皆琼英。

凛然自一家,岂与馀人争。

多难晚流落,归来分死生。

晨光迫残月,回顾失长庚。

展卷得遗草,流涕湿冠缨。

斯文久衰弊,泾流自为清。

科斗藏壁中,见者空叹惊。

废兴自有时,诗书付西京。

(0)
注释
文:写作。
俱:都。
妄言:随意评价。
凛然:威严庄重。
科斗:古代书体。
废兴:衰败和兴起。
西京:古代指长安,这里代指历史。
翻译
少年时期喜好写作,兄弟俩都有些名声。
世人不会随意评价,他们承认我比不上兄长。
我的文章散播世间,如同落地的美玉般珍贵。
我自成一派,怎会与他人争胜。
历经磨难后流离失所,归乡时命运已定生死。
黎明时月亮尚在,回头却已失去北斗星的指引。
翻开旧卷看到遗作,泪水打湿了衣帽。
文学风气久已衰败,但我独自保持清明。
古籍藏于墙壁,见到的人只能感叹惊叹。
兴衰自有其时,诗书传承就交付给历史的西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对兄长苏轼遗作的深情缅怀和感慨。诗中首先回忆了少年时苏轼与自己一同喜好文学,兄弟俩都有一定的名声。诗人强调苏轼的文章才华出众,散落人间的作品如同珍贵的美玉,独具风格,不与他人争艳。

然而,苏轼一生历经磨难,晚年流落他乡,生死未卜。诗人通过“晨光迫残月,回顾失长庚”描绘出苏轼离世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兄长的深深怀念。当他看到苏轼遗留的诗稿,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打湿了头巾,感叹文运的兴衰。

最后,诗人指出尽管世事变迁,文学的清流依然存在,苏轼的手稿就像古老的科斗文字,虽被遗忘在壁中,但其价值和影响力让见到的人惊叹不已。他寄希望于未来的兴盛,将诗书传承至京城,以此表达对文化传统的坚守和对兄长精神的敬仰。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香奁八咏·其四月奁匀面

初开玉匣遣眉颦,再御铅华情指匀。

白兔宫深颙望久,影娥池冷艳妆新。

英蓉绿水偏宜晓,芍药金盘可待春。

不似前时中酒后,厌厌怀抱易生嗔。

(0)

送叶继善还三衢

佩玉曾闻觐至尊,赐金殊觉被深恩。

三千远道方辞阙,九十慈亲正倚门。

台忆凤凰夜径失,字传蝌蚪竹书存。

老莱衣待归时著,拟采红椒献绿樽。

(0)

闻钟有感次荣子仁韵·其二

欲觉闻钟记昔年,老怀多感益凄然。

轩前高柘当时种,屋上重茅近日编。

已悟达人遗破甑,还嗤市价鬻枯鞭。

目昏头白残灯里,始信聪明不及前。

(0)

送郭子理归庐陵

严亲兵乱久相违,亲殁殊方骨未归。

苕水殡时先友盛,麦舟遗后故人稀。

已于名教能关系,况有文章为发挥。

此别会成迁葬计,免教空望白云飞。

(0)

万竹轩诗为沈亮赋

种得筼筜得岁寒,数竿便作万竿看。

云闲不觉侵书幌,雪细从教点画阑。

纵有长丝牵紫鲤,可无明镜著青鸾。

东阳已赋郊居久,一任新来带眼宽。

(0)

送崔彦晖分教临安

临安古邑带山溪,送客西行意欲迷。

高适故人怜子美,崔群交友愧昌黎。

弯弓射圃秋观雁,看剑灯窗夜听鸡。

昭代英才初乐育,离觞不用惜分携。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