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刘郎住藕池,湖南湖北竹枝词。
风流故有诸孙句,绝妙都如幼妇碑。
玉斗歌成微醉后,银河曲就浅寒时。
文章自倚兼馀体,不分人来只看诗。
落魄刘郎住藕池,湖南湖北竹枝词。
风流故有诸孙句,绝妙都如幼妇碑。
玉斗歌成微醉后,银河曲就浅寒时。
文章自倚兼馀体,不分人来只看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次韵答刘正将》。诗人以刘郎(可能指刘正将)为背景,描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才情。"落魄刘郎住藕池"暗示了刘郎的生活或许有些困顿,但居住在藕池边,环境清幽。接下来的"湖南湖北竹枝词"可能指的是刘郎的诗歌风格,如同流传在湖湘地区的民歌般通俗而富有地方特色。
"风流故有诸孙句"赞扬了刘郎的文采风流,他的诗句如同子孙繁多,显示出丰富的才华。"绝妙都如幼妇碑"进一步强调其作品的高妙,比喻其文字犹如幼妇碑刻,意蕴深长,引人入胜。
"玉斗歌成微醉后,银河曲就浅寒时"描绘了刘郎创作的场景,或是在微醺之际吟唱玉斗之歌,或是在清寒之夜谱写银河般的乐章,展现了他醉心于艺术的深情。
最后两句"文章自倚兼馀体,不分人来只看诗"表达了诗人对刘郎的敬佩,认为他的文章无论何时何地,都值得人们欣赏,因为他只专注于诗歌创作,不求世俗的认同,纯粹以诗会友。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刘郎的才情与风度,以及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体现了宋诗的典雅与含蓄。
虬须使君乘铁骢,邺南古道行秋风。
居人不解明府号,争看印章垂赭铜。
使君登座衙鼓发,簿吏趋蹡来走谒。
止是阳春一片心,谁教化作琴堂月。
月明照见冰丝影,流水声高闻四境。
却记中条罢讲时,山云夜覆檐花冷。
黄口小儿把刀笔,抹黑批丹誇法律。
岂知汉吏推明经,不在区区三尺刑。
门有车马客,云来自吴下。
相逢问丈人,草服在中野。
中野何所有,有园亦有畴。
青槐荫君堂,文杏为君楼。
楼上置书史,下系双桂舟。
园中古松树,甘露降油油。
居人被其惠,行者藉其庥。
阿儿冠豸冠,阿弟登龙头。
出入乡党间,光尘满道周。
昆山岌嵯峨,湖水绕下流。
丈人乐相乐,延年方未休。
石门凌旦启,驰路直且长。
青山白云合,四顾郁茫茫。
蘋藻秀空涧,黍稷亦登场。
哲王敦孝理,陵邑事秋尝。
予本草野士,谬职参奉常。
敢云俎豆娴,亦已阅星霜。
萦回度墟曲,宛转历岩冈。
蒸岚侵我肌,零露沾衣裳。
沾裳讵足惜,鸿私难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