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敲疏竹响,风入短帘开。
味古怜书在,谈今欠客来。
鹪鹩能慰藉,鳷鹊漫徘徊。
谁信清幽意,天然在柏台。
雨敲疏竹响,风入短帘开。
味古怜书在,谈今欠客来。
鹪鹩能慰藉,鳷鹊漫徘徊。
谁信清幽意,天然在柏台。
这首诗描绘了雨天中的静谧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首联“雨敲疏竹响,风入短帘开”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雨滴轻敲稀疏竹叶的声音,以及微风吹动短帘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味古怜书在,谈今欠客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古籍的喜爱和对当前缺少交谈之客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对知识的渴望。颈联“鹪鹩能慰藉,鳷鹊漫徘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小鸟的安慰与大鸟的徘徊,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暗示了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尾联“谁信清幽意,天然在柏台”则点明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即在自然与宁静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表达了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我昔放舟下江水,拭眼庐山如画里。
披图一别又十年,却望云山隔千里。
云山于人殊有情,开帆秀色遥相迎。
当时山灵不解事,不邀我向山中行。
别来见山每相忆,咫尺黄尘不相识。
三生宿缘知未尽,又向君家看山色。
留侯子孙雪满颠,结茆正近庐山前。
山中采药今几年,翩翩两袖生云烟。
我家金华好烟嶂,赤松牧羊在其上。
知君有意相从游,蚤晚支筇一相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