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迟迟夜正长,半窗灯火共凄凉。
灵台一点三秋洁,浩气千寻百鍊刚。
梅月横斜廉外影,箑风披拂案头香。
圣贤言语便便辨,读到天开日已光。
钟鼓迟迟夜正长,半窗灯火共凄凉。
灵台一点三秋洁,浩气千寻百鍊刚。
梅月横斜廉外影,箑风披拂案头香。
圣贤言语便便辨,读到天开日已光。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独自读书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氛围和哲理思考。首句“钟鼓迟迟夜正长”,以钟鼓声的迟缓衬托出夜晚的漫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接着,“半窗灯火共凄凉”一句,通过灯火的微弱与寒冷的夜晚形成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情绪。
“灵台一点三秋洁”中的“灵台”指的是心灵的高洁之处,诗人用“三秋洁”来形容心灵的纯净,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浩气千寻百鍊刚”则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浩然之气经过千锤百炼,变得更加坚强。
“梅月横斜廉外影,箑风披拂案头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读书的意境。梅花在月光下斜倚于窗外,箑风轻轻拂过书桌,带来阵阵书香,营造了一种清雅脱俗的读书环境。最后,“圣贤言语便便辨,读到天开日已光”表达了通过阅读圣贤之言,心灵得以开启,智慧之光照亮了前路,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独读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