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董伯懿》
《示董伯懿》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穿桥度堑祇闲行,咏石嘲花亦漫成。

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

长干里北寒山紫,白下门西野水明。

此地一廛须卜筑,故人他日访柴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dǒngbǎi
sòng / wángānshí

穿chuānqiáoqiànzhīxiánxíngyǒngshícháohuāmànchéng

jiáonéngwàngshìwèihuàzhīgèngshímíng

chánggānběihánshānbáixiàmén西shuǐmíng

chánzhùrén访fǎngcháijīng

翻译
漫步过桥越沟壑,吟咏石头嘲笑花朵也是随意之作。
咀嚼蜡味已能忘却世俗的味道,描绘脂彩又何必在意时间与名声。
长干里北面的寒山显现出紫色,白下门外西边的野外水面清澈明亮。
我在这里选一处小屋居住,期待老朋友日后来访时能见到简陋的篱笆茅舍。
注释
穿桥:过桥。
度堑:越过沟壑。
祇闲行:随意漫步。
咏石嘲花:吟咏石头嘲笑花朵。
嚼蜡:比喻无味或厌倦。
忘世味:忘记世俗的味道。
画脂:描绘脂彩(比喻艺术创作)。
惜时名:在意时间与名声。
长干里:地名,古代南京的一条街道。
寒山:寒冷的山。
紫:紫色,形容山色。
白下门:古代南京的城门。
野水明:野外的水面清澈。
一廛:一小块土地,指房屋。
卜筑:选择并建造居所。
故人:老朋友。
柴荆:简陋的篱笆茅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山水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咏叹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穿桥度堑祇闲行”一句,设定了诗人在自然中自由漫步的情境,“堑”指的是田间的小道,这里与“桥”相呼应,表现出一种不受拘束的悠然心态。

“咏石嘲花亦漫成”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陶醉,他不仅仅是观赏,更是在内心深处与之融合,达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

接下来的“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两句,更深化了这种脱俗思想。“嚼蜡”喻指专注而不知疲倦,“画脂”则是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诗人通过这两种形象,表达了一心向道、不为世俗所扰的决心和态度。

“长干里北寒山紫,白下门西野水明”一联,以鲜明的景色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这里的“长干里”、“白下门”等地名,或许是诗人心中的某个理想之所,亦或是实指宋代某处风景。

最后,“此地一廛须卜筑,故人他日访柴荆”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诗人似乎在谋划着自己的隐逸生活,或许是在规划一个可以远离尘世、与自然为伴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转轮八花诗·其六

槁枯滋泽,偃屈抽芒。稻畦远翠,蕙径幽香。

皂舆喜洽,风流激扬。

(0)

二月十七日辞郢州值襄阳人至

谩说离家已半年,春风吹草绿如烟。

马军恰与征人会,此出那知不系天。

(0)

会南恩守傅侍郎致语口号

向来烽火起边尘,肤使南翔誉益振。

肯为鱼符临海角,合归鹭序映朝绅。

高情如泛阴山雪,喜气能添泽国春。

一斗百篇推敏捷,醉中端有语惊人。

(0)

杨和王挽诗二首·其一

矍铄狨鞯出,魁梧玉带轻。

良家三世将,幕府万人英。

长啸临天堑,妖氛散虏营。

黄垆有遗恨,不见朔方平。

(0)

李沅州挽诗二首·其一

籍籍台郎日,皋苏远拍肩。

疏陈三尺法,制可九重天。

不使金横带,俄惊酒渍绵。

平亭知有报,高盖拂修椽。

(0)

盘洲杂韵上.人面竹

怪奇存相法,妍丑出天真。

此君无二貌,正是葛天民。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