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杜德常尚书所藏王晋卿画春山霁景》
《观杜德常尚书所藏王晋卿画春山霁景》全文
元 / 周伯琦   形式: 古风

光风荡野晴旭柔,翠屏螺髻烂不收。

纤黄娇绿迷远近,翩翩好鸟如相求。

厓欹谷转一径幽,石梁斜枕清溪流。

轻裘缓带何处客,垂鞭妥辔情悠悠。

寻花问柳不计路,恍然身世同浮沤。

颇疑青莲梦天姥,白鹿腾空蹴玄圃。

又疑华阳愒句曲,清泉白石行处足。

熙宁驸马思超逸,前身定是唐宗室。

豪端万象穷微茫,解衣槃礴非一日。

尚书知画犹知人,三铨品第才必真。

每怜散客独青眼,虚斋挂壁同娱神。

君不见谢家太傅心丘壑,九逵轩冕秋云薄。

造装东还竟后时,至今猿隺俱寂寞。

邺中林虑插天外,左辖雄文光燄倍。

角巾甲第良有待,好对此山看此画。

(0)
鉴赏

这首元代周伯琦的《观杜德常尚书所藏王晋卿画春山霁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山雨后图景。首句“光风荡野晴旭柔”展现了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晨曦温柔的景象。接着,“翠屏螺髻烂不收”以比喻手法描绘山峦起伏,如同翠色屏风和螺髻般秀美而连绵不断。

诗人进一步通过“纤黄娇绿迷远近,翩翩好鸟如相求”描绘了近处嫩黄新绿与远处朦胧景色交织,以及鸟儿翩翩起舞的动态画面,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氛围。随后,“厓欹谷转一径幽,石梁斜枕清溪流”则描绘了山路曲折,溪流潺潺,环境清幽。

“轻裘缓带何处客,垂鞭妥辔情悠悠”借主人的形象,表达欣赏画卷时的闲适与悠然心境。诗人想象自己仿佛与画中人物融为一体,忘却尘世,甚至联想到李白梦游天姥山和华阳真人之境。

最后,诗人将杜德常尚书比作熙宁驸马,赞赏他的超逸情怀,并称其品味非凡,能识得王晋卿画作中的真才实学。结尾部分,诗人以谢安的典故,感叹画作的高雅与主人的品味,以及画作对后世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出一幅春山雨后画卷的意境,同时也赞美了主人的艺术鉴赏力和高尚品格。

作者介绍

周伯琦
朝代:元

(1298—1369)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猜你喜欢

次吕慎明见寄韵

月白疑无地,楼高欲近天。绿尊?永夜,华发惜疏年。

见忆新诗句,招游旧钓船。

何时共幽隐,因注马蹄篇。

(0)

秋宵七恨·其六蛩

疾雷鸣夏风鸣冬,秋来鸣者难为容。

露寒九月入床下,啾啾唧唧群相从。

十回归梦九回断,起坐积愤填心胸,吁嗟恨尔之秋蛩。

(0)

登中台山

似闻中台山,上有招提境。

兴来每欲往,俗事不可屏。

今晨登长涂,老步困驰骋。

因之事幽讨,蜡屐聊为整。

崎岖路百折,拄杖穿细岭。

飕飕风乍响,惨惨日将暝。

扶持赖门生,乃始登绝顶。

其居若平地,云生动成景。

山僧倒屣迎,汲泉为烹茗。

共谈出世法,坐对白月影。

朗观心地初,炉薰夜方永。

不待闻晨钟,冷然发深省。

(0)

阅耕轩

瑶溪一曲绕田庐,日对耕耘自读书。

淳俗无虞那佩犊,丰年有梦每占鱼。

倾筐敬馌朝烟里,短杖徐行夕照馀。

最爱后昆勤播穫,始知经训在菑畬。

(0)

奉寄茅山道士求香茶

茅山岁岁摘先春,礞石霏霏磨作尘。

玄露十分和得细,紫云千片制来新。

颊车味载能消渴,鼻观香传即咽津。

若得清风生两腋,便从羽节访群真。

(0)

木芙蓉

渚宫仙子耐清寒,笑倚西风脸渥丹。

绛节三朝琼作佩,霓裳一曲翠为盘。

夜霜渔屋灯前见,秋水人家画里看。

可惜繁华易惆怅,锦官城上夕阳残。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