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复今来憩,因思古与稽。
周书三致意,鲁论首曾提。
逊志时务敏,崇功政不迷。
允怀惟矻矻,未敢曰折折。
恰复今来憩,因思古与稽。
周书三致意,鲁论首曾提。
逊志时务敏,崇功政不迷。
允怀惟矻矻,未敢曰折折。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学古堂》。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学问的追思与学习的决心。
首句“恰复今来憩”,描绘了诗人在此刻停下脚步,回顾过去,思考未来的场景。接着,“因思古与稽”则点明了诗人思考的对象是古代的智慧与历史。
“周书三致意,鲁论首曾提”,这里引用了《周书》和《论语》作为例子,强调了古代经典在思想和教育中的重要性。《周书》多次提及,而《论语》则被首次提到,表明了对儒家经典的重视。
“逊志时务敏,崇功政不迷”,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学习古代智慧的目的和方法。"逊志"意味着谦虚地学习,"时务敏"则是指紧跟时代,敏捷地应用知识。"崇功政不迷"则强调了追求功业的同时,不会迷失方向,保持正直。
最后,“允怀惟矻矻,未敢曰折折”,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学习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允怀”即诚心,"矻矻"形容勤奋不懈,"未敢曰折折"则表示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体现了对学习之路的坚韧和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和对自我提升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和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