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天竺远,山秀已含春。
不遇名僧识,千年岂有神。
飞来天竺远,山秀已含春。
不遇名僧识,千年岂有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并融入了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飞来天竺远"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飞来峰比作遥远的天竺,展现出诗人面对这座山岳时的心旷神怡之情。"山秀已含春"则描绘出初春时节,山色显得更加鲜明和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两句"不遇名僧识,千年岂有神"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遇见高僧的遗憾,以及对佛法传承千年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名僧"指的是有深厚佛学造诣、德高望重的僧侣,而"千年岂有神"则是说,如果没有这些高僧来弘扬佛法,那么这座山岳即使历史悠久,也只能是一片静默无声的自然景观,缺乏了文化与精神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对飞来峰的描写和对名僧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与佛教文化之贵的深刻感悟。
握手殊不尽,论心日转纡。
更谁怜凤鸟,为尔系骊驹。
明月惨相照,浮云寒不徂。
客涂从浩荡,帝里只须臾。
岂为苍生出,宁言壮士图。
安危群贵在,去住二人俱。
君莫嗟齐瑟,吾将卜楚巫。
椒兰徒自结,魍魉作人趍。
渔父何方去,灵均未可呼。
宦情余棘莽,生计久菰蒲。
黑发从今变,黄金自昔孤。
敝裘辞北斗,短棹入西湖。
倘遇寻秋色,悲歌问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