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泻寒泉,苍林栖薄雾。
日暮白云深,忘却闽关路。
翠壁泻寒泉,苍林栖薄雾。
日暮白云深,忘却闽关路。
这首诗描绘了梨岭道中的自然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宁静。首句“翠壁泻寒泉”,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壁比作倾泻寒泉的母亲,生动地描绘出山间清泉从翠绿的峭壁上奔流而下的景象,给人以清凉、静谧之感。接着,“苍林栖薄雾”一句,通过“苍林”和“薄雾”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生机勃勃的森林氛围,仿佛雾气在苍郁的树林中轻轻飘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日暮白云深”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深度与广度,将视线引向远方,想象着日落时分,云雾深沉,与天际相接,构成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最后一句“忘却闽关路”,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如此美景之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愉悦,以至于忘记了归途,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梨岭道中的美丽风光,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在自然美景面前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的体验。
花满中庭酒满樽,平明独坐到黄昏。
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
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不知临绝槛,乃见西江流。
吴岫分烟景,楚甸散林丘。
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
闻钟戒归骑,憩涧惜良游。
地疏泉谷狭,春深草木稠。
兹焉赏未极,清景期杪秋。
青青连枝树,苒苒久别离。
客游广陵中,俱到若有期。
俯仰叙存殁,哀肠发酸悲。
收情且为欢,累日不知饥。
夙驾多所迫,复当还归池。
长安三千里,岁晏独何为。
南出登阊门,惊飙左右吹。
所别谅非远,要令心不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