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挽哲宗皇帝二首·其一》
《恭挽哲宗皇帝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遍覆仁无外,尊居道可名。

就尧方日出,过杞忽天倾。

海阔金凫下,宫开玉锁鸣。

早知龙竟去,铸鼎不须成。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的《恭挽哲宗皇帝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哲宗皇帝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遍覆仁无外”以“遍覆”描绘了仁爱的广泛覆盖,无处不在,体现了哲宗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仁政,惠及四方的治国理念。接着“尊居道可名”则进一步强调了哲宗皇帝在道德上的崇高地位,他的行为和作为堪称为人效仿的典范。

“就尧方日出,过杞忽天倾”运用了历史典故,将哲宗皇帝的去世比作古代圣君尧的去世,如同日出之始,而“过杞忽天倾”则形象地描绘了哲宗皇帝逝世后,国家如同失去了支柱,天倾地动,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哀痛。

“海阔金凫下,宫开玉锁鸣”描绘了哲宗皇帝去世后,国家的哀悼氛围,海阔天空之下,仿佛连金凫也感受到了悲伤,飞向低空,宫殿的大门开启,玉锁发出哀鸣,象征着国家的哀悼之声。

最后,“早知龙竟去,铸鼎不须成”表达了对哲宗皇帝离世的遗憾与无奈。这里以“龙”比喻哲宗皇帝,意指他如同神龙一般英明神武,却最终离去,无法再铸鼎以纪念其功绩。这句话既是对哲宗皇帝英年早逝的惋惜,也是对其伟大成就未能完全实现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对哲宗皇帝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君主的期待与敬仰。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赠陈明经凤孙三章即题其清霅草堂诗卷·其一

多少南门折柳行,君胡七载滞燕京?

关河迢递催秋色,风雨苍茫入雁声。

未遇公卿延上座,枉拌潦倒博才名。

苕溪南北堪垂钓,知否桃花有落英。

(0)

同孙日萱沈肇熙吴大田厉云官小集裁杏馆四章·其一

短夕抵千金,幽兰聚一岑。

帘开花气入,月满酒杯深。

放废同閒蝶,缠绵寄古琴。

旧时京国梦,相忆涕谁禁?

(0)

与汤郎中鹏话旧感赠五章·其三

夙时盛文宴,造化与持宰。

驻马城南郊,一樽有千载。

盟词可镌石,历劫不能改。

讵谓他时逢,剩我两人在。

生者异乡县,死者归山邱。

白日照千里,不及天尽头。

河水出昆崙,万古无回流。

河水无回流,白日有时夕。

我发今萧疏,君髯已盈尺。

转悔去日短,未与竟欢悦。

安知自今往,复能几回别。

(0)

平原客邮次壁间东越何生韵示同行诸子四章末章兼调叶恕·其一

无端要作出山身,郸枕炊粱悟未真。

衒嫁已羞金屋艳,待沽谁抱玉壶春?

眼愁饿虱逃裈絮,心愧栖蜗附壁尘。

漫指齐烟回合处,飞来独鹗厉清神。

(0)

古怨辞九章·其四

侬心一寸血,思欢易枯竭。

扬火烧雪山,能到几时热?

(0)

升石窗少憩有得拟书壁间二十六韵

拂落鳌背霆,难悚五丁梦。

可惜神火熛,不烧满山葑。

颓㕂缠铁莓,遍扪苦无缝。

星尾银的悬,眼矢射誇中。

体重难化云,却步已形众。

仰面如有招,试蹈屡投空。

偃身握朽株,鼓气代飞鞚。

束志略未坚,糜身徇龙洞。

暂忍罡劫危,居然得骑凤。

珠斗垂绮檐,四窗九天贡。

平生局蹐想,未得万里纵。

如何居至高,仍为浊岚瞢。

闻有太古猿,骨老不识冻。

手摘日月丸,趺坐作珠弄。

寻常仙骑过,但以目遥送。

复嫌凡迹来,内关便缄封。

我亦凡世人,未拜上清俸。

此境能许安,玉延尚堪种。

短哉蜉蝣心,死为哀乐用。

邱墓如积尘,谁与举名恸。

发我离垢怀,远意万峦控。

出定泥丸神,依俙碧霄羾。

碧霄多琼楼,眼前问谁从?

且席烟萝坪,首枕至虚瓮。

文果绥山桃,丹毬压肩重。

听彼幽涧泉,泠泠散清哢。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