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茸万里解征骖,叙隔陈愁丙夜谈。
细数亲朋将减半,笑怜儿女幸存三。
梅花腊尽香先发,杨柳春来叶渐毵。
游子乍归寻乐事,不须憔悴似江潭。
蒙茸万里解征骖,叙隔陈愁丙夜谈。
细数亲朋将减半,笑怜儿女幸存三。
梅花腊尽香先发,杨柳春来叶渐毵。
游子乍归寻乐事,不须憔悴似江潭。
这首《初归》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描绘了诗人久别重归家园时的复杂心情与生活景象。
首联“蒙茸万里解征骖,叙隔陈愁丙夜谈”,开篇即以“蒙茸”形容归途之漫长与艰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归心似箭的心情。接着,“解征骖”则暗示了旅途的结束,诗人终于可以卸下旅途的劳顿,与家人团聚。“叙隔陈愁丙夜谈”则点明了诗人与家人久别重逢后,彻夜长谈的情景,其中包含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颔联“细数亲朋将减半,笑怜儿女幸存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亲朋好友重逢的场景。通过“细数亲朋”与“幸存三”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挂念,也流露出对亲友间离散的感慨。同时,“将减半”的描述,可能暗含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哀叹,而“笑怜”二字则在悲凉中透露出一丝温暖与乐观。
颈联“梅花腊尽香先发,杨柳春来叶渐毵”,转而描绘了春天来临的自然景象。梅花在严冬过后率先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杨柳在春风中逐渐抽出嫩叶,生机勃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尾联“游子乍归寻乐事,不须憔悴似江潭”,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回归家庭生活的渴望与满足。诗人希望像游子归家一样,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与幸福,不必像江边的枯木般憔悴。这一句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鼓励,提醒人们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初归》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及与家人团聚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壶中日月洞中天,紫府官曹许接联。
爽垲已辞齐相宅,衰庸休问绛人年。
故园一别难回首,何日三军得晏眠。
各有萧条羁客感,白门烟树总凄然。
粥香长者善调香,优昙华钵金轮王。
庄严妙相三十二,夜放顶上真毫光。
我师头陀现本色,须弥照耀东南方。
天晴无风日开霁,蠹书一一珊瑚装。
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扬。
想当解衣气磅礴,笔力可挽千石强。
真龙矢矫自空下,飞腾入腕何茫茫。
须臾百纸立扫尽,墨痕一缕中藏芒。
王氏之间伯仲耳,神妙不数崔与张。
弇州论书以年断,强作解事欺聋盲。
师归兜率已千载,字向纸上犹轩昂。
护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数知无量。
千文一卷绝可惜,面目虽是神先亡。
流传要亦自有数,书妙所贵刻手良。
从来得师笔外意,宋人独许涪翁黄。
天门荡荡不可至,日暮怅望疲津梁。
低徊掩卷复三叹,跋尾为君歌此章。
《法云寺观元照禅师藏怀素藏真律公帖题其后》【清·晏贻琮】粥香长者善调香,优昙华钵金轮王。庄严妙相三十二,夜放顶上真毫光。我师头陀现本色,须弥照耀东南方。天晴无风日开霁,蠹书一一珊瑚装。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扬。想当解衣气磅礴,笔力可挽千石强。真龙矢矫自空下,飞腾入腕何茫茫。须臾百纸立扫尽,墨痕一缕中藏芒。王氏之间伯仲耳,神妙不数崔与张。弇州论书以年断,强作解事欺聋盲。师归兜率已千载,字向纸上犹轩昂。护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数知无量。千文一卷绝可惜,面目虽是神先亡。流传要亦自有数,书妙所贵刻手良。从来得师笔外意,宋人独许涪翁黄。天门荡荡不可至,日暮怅望疲津梁。低徊掩卷复三叹,跋尾为君歌此章。
https://shici.929r.com/shici/mVBItbC.html
秋末登千山,蹑足最高顶。
霁色到香岩,层塔立边景。
俯首瞷沧波,海气腾足冷。
昔传有仙人,对弈酌清茗。
石坪尚零星,露下鹤声警。
我读《招隐》篇,韶落千峰静。
仙人竟不来,空台吊孤影。
古寺铿飞钟,天风独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