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戒我车,意欲远游行。
出门四顾望,但见浮云生。
荆棘周道傍,豺虎正纵横。
平林有铩翮,朱凤戢其形。
为害苟不顾,何以保令名。
改辙理方舟,去去俟河清。
清晨戒我车,意欲远游行。
出门四顾望,但见浮云生。
荆棘周道傍,豺虎正纵横。
平林有铩翮,朱凤戢其形。
为害苟不顾,何以保令名。
改辙理方舟,去去俟河清。
此诗《咏怀十首(其五)》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描绘清晨远游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所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忧虑。
首句“清晨戒我车,意欲远游行”,诗人清晨准备驾车远行,表达了他渴望逃离当前环境,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接着,“出门四顾望,但见浮云生”,描绘了诗人走出家门,四下张望时只见浮云飘荡的景象,暗喻了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测。
“荆棘周道傍,豺虎正纵横”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道路两旁长满荆棘,野兽横行无忌的荒凉景象,象征着社会环境的险恶与不公。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不满。
“平林有铩翮,朱凤戢其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郁情绪。平林中一只折断翅膀的鸟儿,无法展翅高飞,而朱凤则敛起了它的美丽羽毛,这两幅画面寓意着才华被压抑、理想破灭的悲凉境遇。
“为害苟不顾,何以保令名”是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直接批判,指出如果对社会的不公视而不见,那么如何保持自己的名声和道德操守?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责任和社会正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改辙理方舟,去去俟河清”表明诗人决定改变方向,整理好船只,继续前行,等待社会环境变得清明。这既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也是对自我救赎和坚守理想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和道德选择的深思熟虑,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
肃肃清庙。巍巍圣功。万国来宾。礼仪有容。钟鼓振。
金石熙。宣兆祚。武开基。神斯乐兮。理管弦。
有来斯和。说功德。神斯乐兮。洋洋玄化。润被九壤。
民无不悦。道无不往。礼有仪。乐有式。咏九功。
永无极。神斯乐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