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清庙。巍巍圣功。万国来宾。礼仪有容。钟鼓振。
金石熙。宣兆祚。武开基。神斯乐兮。理管弦。
有来斯和。说功德。神斯乐兮。洋洋玄化。润被九壤。
民无不悦。道无不往。礼有仪。乐有式。咏九功。
永无极。神斯乐兮。
肃肃清庙。巍巍圣功。万国来宾。礼仪有容。钟鼓振。
金石熙。宣兆祚。武开基。神斯乐兮。理管弦。
有来斯和。说功德。神斯乐兮。洋洋玄化。润被九壤。
民无不悦。道无不往。礼有仪。乐有式。咏九功。
永无极。神斯乐兮。
这首诗描绘了在宗庙中举行的盛大祭祀仪式,充满了对神圣之功的崇敬与赞美。诗人以“肃肃清庙”开篇,营造出庄严而清静的氛围,接着“巍巍圣功”直接点明了祭祀对象的崇高地位。通过“万国来宾”,展现了四方之人的共同参与,强调了礼仪的包容性与普遍性。
“钟鼓振”与“金石熙”描绘了祭祀现场的音乐与乐器演奏,展现出热烈而和谐的气氛。“宣兆祚”与“武开基”则赞颂了祭祀对象的丰功伟绩与开创之功。接下来,“神斯乐兮”表达了对神灵的喜悦与满足,进一步强化了仪式的神圣性。
“理管弦”与“有来斯和”则强调了音乐与和谐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融合。“说功德”与“神斯乐兮”再次强调了对功德的颂扬与神灵的喜悦之情。
“洋洋玄化”与“润被九壤”描绘了深远且广泛的教化力量,以及它对大地万物的恩泽。“民无不悦”与“道无不往”则体现了这种力量的普适性和影响力。“礼有仪”与“乐有式”强调了仪式的规范与秩序,“咏九功”与“永无极”则表达了对九种功德的颂扬与无限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高度概括的语言,展现了宗庙祭祀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对神灵的崇敬与感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魏晋时期对于礼仪、音乐、教化等文化元素的高度重视与深刻理解。
此中有人人不识,半生清福世难匹。
出门不问阴与晴,两鬓蓬松常戴笠。
路行不问平与陂,两脚踉踾惟着屐。
彳亍岂畏行泥中,褰衣却似防荆棘。
茫茫天地大如许,尔状胡为偏局蹐。
共说前身是岁星,目光烱烱能射人。
便便腹中何所有,有物不合时人情。
相逢开口但长笑,如狂如醉如顽冥。
年过半百未为老,自叹避人胡不蚤。
徬徨四顾将何之,土木形骸殊潦倒。
岂从湘水问三闾,岂向商山寻四皓。
接舆荷蒉岂尔徒,易羖饭牛何足道。
有母有子且有孙,饘粥有田居有村。
独无朋友及兄弟,一形一影相盘桓。
无名无字并无姓,不衣不履亦不冠。
非儒非老复非佛,寤寐周孔怀玙璠。
有时焚香读内景,有时合掌皈空门。
好水好山时汗漫,渔人□泽耕让畔。
入群鸟兽皆不惊,爱憎何事犹相半。
人之君子人小人,呼马呼牛那可问。
此图一出满堂哄,亦知状貌非凡庸。
庙廊城市无此辈,烟霞丘壑时能容。
按图试去问老圃,老圃不识问老农。
溪边老渔拍掌问,戴笠着屐来何从。
春梦婆子却惊答,可是学士苏坡翁。
世人争欲问其状,暗中模索难为工。
清福古今只有两,是耶非耶将无同。
吁嗟乎,是耶非耶将无同,东坡老子西园公。
《西园公清福图歌》【明·张萱】此中有人人不识,半生清福世难匹。出门不问阴与晴,两鬓蓬松常戴笠。路行不问平与陂,两脚踉踾惟着屐。彳亍岂畏行泥中,褰衣却似防荆棘。茫茫天地大如许,尔状胡为偏局蹐。共说前身是岁星,目光烱烱能射人。便便腹中何所有,有物不合时人情。相逢开口但长笑,如狂如醉如顽冥。年过半百未为老,自叹避人胡不蚤。徬徨四顾将何之,土木形骸殊潦倒。岂从湘水问三闾,岂向商山寻四皓。接舆荷蒉岂尔徒,易羖饭牛何足道。有母有子且有孙,饘粥有田居有村。独无朋友及兄弟,一形一影相盘桓。无名无字并无姓,不衣不履亦不冠。非儒非老复非佛,寤寐周孔怀玙璠。有时焚香读内景,有时合掌皈空门。好水好山时汗漫,渔人□泽耕让畔。入群鸟兽皆不惊,爱憎何事犹相半。人之君子人小人,呼马呼牛那可问。此图一出满堂哄,亦知状貌非凡庸。庙廊城市无此辈,烟霞丘壑时能容。按图试去问老圃,老圃不识问老农。溪边老渔拍掌问,戴笠着屐来何从。春梦婆子却惊答,可是学士苏坡翁。世人争欲问其状,暗中模索难为工。清福古今只有两,是耶非耶将无同。吁嗟乎,是耶非耶将无同,东坡老子西园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T49snD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