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元琳伯远帖真迹歌》
《王元琳伯远帖真迹歌》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古风

自从兵入宣和殿,晋人真迹世罕见。

二王之外尤无闻,胡乃此帖传王珣。

四十二字斗奇绝,字字精芒射天阙。

萧疏逸宕转姿态,牝牡骊黄半明灭。

当年宣武称黑头,谁其大笔东亭侯。

至今江左仅兹帖,如椽恍忽存风流。

铮铮伯远隶书谱,妙迹宣和旷今古。

右军大令俱尘埃,灵光一柱犹蒿莱。

九百馀年秘云笈,暗中神鬼互呵斥。

何论宝玉与大弓,茅斋白日飞长虹。

(0)
鉴赏

这首《王元琳伯远帖真迹歌》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是对王珣《伯远帖》这一珍贵书法作品的赞美与鉴赏。全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伯远帖》的独特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诗中首先提到自宋徽宗时期以来,晋人的真迹作品变得极为稀少,而王珣的《伯远帖》却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接着,诗人对《伯远帖》的字体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称其四十二字布局独特,每个字都如同锋利的光芒直射天际,展现出一种萧疏而飘逸的姿态,字形或明或暗,充满变化。

进一步,诗人将《伯远帖》与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右军)和王献之(大令)相提并论,指出这幅作品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超越了他们,犹如一根灵光柱在荒野中依然闪耀。《伯远帖》被秘藏了九百余年,其间经历了无数的变迁与考验,其存在仿佛是神鬼之间的秘密对话。

最后,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伯远帖》的珍贵,称其价值堪比宝玉与大弓,即使在明亮的白天,其光芒也能使茅屋化为长虹,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伯远帖》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评价,不仅展现了该作品在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深深敬仰与珍视。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七言·其一○二

五岳滩头景象新,仁人方达杳冥身。

天纲运转三元净,地脉通来万物生。

自晓谷神通此道,谁将理性欲修真。

明明说向中黄路,霹雳声中自得神。

(0)

荅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

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0)

平蔡州三首·其二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0)

出山吟

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0)

瓜园诗

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

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

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

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

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

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

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

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

前酌盈尊酒,往往闻清言。

黄鹂啭深木,朱槿照中园。

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

(0)

送孙二

郊外谁相送,夫君道术亲。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

祖席依寒草,行车起暮尘。

山川何寂寞,长望泪沾巾。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