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仙者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情景,展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淡定脱俗的氛围。
“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表达了修仙者在清晨吟唱仙境之诗,傍晚时分高声歌唱采集野草(薇)的情景。这里,“游仙诗”和“采薇曲”都是对超脱尘世生活的一种寄托。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则形象地描绘了修仙者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态。“卧云”、“坐白石”都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而“山中十五宿”则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悠久。
“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中的“出洞水”与“缘岩竹”都是山间自然景观的写实,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传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以及对山中生活的留恋。
最后,“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表露了修仙者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期待。“瑶草绿”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生机与希望,而“早晚重来游”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以及渴望再次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修仙者在山中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