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曾逢赵大夫,落花台殿说啼乌。
春来遍是红心草,曾见宫人瘗玉鱼。
亡国曾逢赵大夫,落花台殿说啼乌。
春来遍是红心草,曾见宫人瘗玉鱼。
这首诗描绘了朝鲜闵妃的画像前,一种历史与哀愁交织的氛围。首句“亡国曾逢赵大夫”,以“赵大夫”这一角色引入,暗示了故事背景中的重大事件,即国家的衰败与灭亡。接着,“落花台殿说啼乌”一句,通过“落花”和“啼乌”这样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衰败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繁华已逝,只剩下空荡的宫殿和哀鸣的乌鸦。
“春来遍是红心草”一句,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里却以“红心草”这一特定意象,暗示了一种不祥或哀伤的气氛。这里的“红心草”可能象征着死亡或是某种悲剧的发生,与之前的“落花”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哀悼的氛围。
最后一句“曾见宫人瘗玉鱼”,“瘗”字意味着埋葬,这里指的是宫人们埋葬玉鱼的行为。玉鱼可能象征着逝去的王室成员或是某种珍贵的物品,宫人的埋葬行为则进一步强化了主题——对过去的怀念与哀悼。整个诗句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事物的深深惋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特定意象的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哀愁的情绪,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明发理烟艇,欢言济遥岑。
盘涡沸风雨,稍辨钟磬音。
行行并疏柳,迎客多幽禽。
扶舆上荦确,始见江湖深。
台殿明海色,嵌空忆龙吟。
修廊延客步,妙香慰人心。
遐眺未云极,千岩忽秋阴。
孤月欲生岭,诸天悉浮金。
兹游倍奇绝,况接支道林。
夜语不知旦,虚窗对横参。
人间惊毫末,物外雄窥临。
稽首悟真理,微生安所任。
苍崖有奇字,霜乾约重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