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议狱诗·其五》
《议狱诗·其五》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天王位正月,饬吏布祥刑。

昭如日星鉴,浩若江河行。

轨迹既夷易,辞验亦平亭。

执秩遂为愆,仆区终自倾。

玉条有三尺,金科无十程。

悬衡乃国法,在鼎非吾民。

(0)
鉴赏

这首《议狱诗(其五)》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诗歌的形式探讨了法律与道德、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首句“天王位正月,饬吏布祥刑”描绘了君主在正月时颁布仁德之刑,彰显了君主对法律的重视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怀。接下来,“昭如日星鉴,浩若江河行”运用比喻手法,将君主的法律比作明亮的日星和浩瀚的江河,强调法律的光明正大和广泛覆盖,如同日星照耀大地,江河滋养万物。

“轨迹既夷易,辞验亦平亭”进一步阐述了法律的公正与公平,如同道路平坦易于行走,言辞验证也应公正无偏。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法律制度应当遵循简单、明确、公正原则的主张。

“执秩遂为愆,仆区终自倾”则指出如果执行法律的人失职,那么整个社会秩序将会受到破坏,暗示了官员的责任重大,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公正执法。

“玉条有三尺,金科无十程”以玉条和金科为喻,分别代表法律的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玉条象征着法律的尊严和纯洁,而金科则是法律的神圣不可动摇。这两句话强调了法律的权威和不可篡改性。

最后,“悬衡乃国法,在鼎非吾民”总结了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悬挂的秤是衡量正义的标准,是国家法律的体现;而鼎则象征着人民的生活和命运。这句话表达了法律是为了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正义而存在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法律与道德、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强调了法律的公正、公平、权威以及其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

六龙初匿影,顾兔始驰光。

戎井传宵漏,山庭引夕凉。

宸居多胜托,闲步出琳堂。

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

青道移天驷,北极转文昌。

乔枝犹隐毕,绝岭半侵张。

仰观留玉裕,睿作动金相。

无庸徒抱寂,何以继连章。

(0)

杨叛儿曲

青春上阳月,结伴戏京华。

龙媒玉珂马,凤轸绣香车。

水映临桥树,风吹夹路花。

日昏欢宴罢,相将归狭斜。

(0)

邯郸郭公歌

邯郸郭公九十九。技两渐尽入滕口。大儿缘高冈。

雉子东南走。不信吾言时。当看岁在酉。

(0)

清歌发诗

扇中通曼脸,曲里奏阳春。

久应迷座客,何啻起梁尘。

(0)

化胡歌七首·其四

我昔化胡时,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四向集诸仙。

玉女檐浆酪,仙人歌玉文。

天龙翼从后,白虎口驰刚。

玄武负钟鼓,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丈六金刚身。

时与决口教,后当存经文。

吾升九天后,克木作吾身。

(0)

折杨柳枝歌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