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通过“门前一株枣”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自然生长的氛围。诗人并未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描述阿婆不愿嫁女,导致无法抱孙子的情境,隐含了对家庭传承与社会变迁的思考。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这两句诗以“枣树”为载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枣树年复一年地生长,似乎没有感受到岁月的更迭,这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暗喻了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永恒与不变。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这句诗则将话题转向了社会层面,通过阿婆不愿嫁女的情节,反映了当时可能存在的某种社会习俗或观念。这里不仅探讨了家庭结构的变化,还触及了个人选择与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通过这一情境,诗人或许在暗示,个体的生活选择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而这些选择往往影响着家庭的传承和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生活状态和社会现象的反思。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
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
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慧眼沙门真远公,经行宴坐有儒风。
香缘不绝簪裾会,禅想宁妨藻思通。
曙后炉烟生不灭,晴来阶色并归空。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市朝束名利,林泉系清通。
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轻流逗密蓧,直干入宽空。
高吟五君咏,疑对九华峰。
我知种竹心,欲扇清凉风。
我知决泉意,将明济物功。
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
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祗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