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吴楚会,纵横淮坂流。
春冰未泮渚,芳杜已生洲。
扬旌朱楼前,张猎青山幽。
献功效大兕,亦致公子裘。
消摇足为乐,何嗟晚不侯。
苍茫吴楚会,纵横淮坂流。
春冰未泮渚,芳杜已生洲。
扬旌朱楼前,张猎青山幽。
献功效大兕,亦致公子裘。
消摇足为乐,何嗟晚不侯。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泗州执行捕猎任务的场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苍茫吴楚会”,以广阔无垠的吴楚大地起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壮阔的背景,暗示着离别的深远意义。接着,“纵横淮坂流”则以淮河的蜿蜒流淌,进一步渲染出送别时的不舍与深情。
“春冰未泮渚,芳杜已生洲”两句,巧妙地将季节与地点相结合,春冰尚未融化,而洲上的芳杜(香草)已经萌发,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喻了生机与希望。这样的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事业顺利的美好祝愿。
“扬旌朱楼前,张猎青山幽”描绘了友人出发时的壮观场面,旌旗飘扬在朱红色的楼前,预示着即将开始的狩猎之旅充满雄心与期待。同时,将场景置于青山之中,更显其隐逸与宁静之美,体现了对友人既能驰骋疆场又能享受自然之美的双重祝福。
“献功效大兕,亦致公子裘”两句,通过想象友人在狩猎中取得的成就,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收获(大兕,大型野兽),还得到了珍贵的裘皮衣物作为奖励,寓意着友人的努力与才华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
最后,“消摇足为乐,何嗟晚不侯”表达了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未能及时封侯的遗憾,但更多的是对友情与理想的珍惜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怀与风骨。
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
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
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馀兴,风起木飕飕。
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
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
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璧,光气彻天浮。
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
忆昔长安道,与君初相识。
密云满天来,不见南山色。
美酒斗十千,一醉情欢然。
胸中云梦泽,眼底高阳客。
狂呼月华人,抚弄云和瑟。
挥鞭过渭川,馆第相留连。
朝帘杏花露,暮楼杨柳烟。
流辉今六稔,交情益相审。
忽忽披君文,如截机头锦。
过本生天涯,散金常破家。
东方上书志,高欲凌丹霞。
安能常戚促,雀啄秋田粟。
海路与天遥,鸾皇好相逐。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
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
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
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
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
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
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