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望》
《晓望》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

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

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

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

(0)
注释
独起:独自起身。
望:眺望。
山色:山景。
水鸡:水鸟(如鹭鸶)。
鸣:鸣叫。
蓼洲:长有蓼草的洲渚。
房星:房宿星,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
月:月亮。
晓:黎明。
楚木:楚地的树木。
云秋:秋天的云彩。
曲渚:弯曲的小洲。
疑:怀疑,看似。
江尽:江水尽头。
平沙:平坦的沙滩。
似:像。
浪浮:像波浪起伏。
秦原:秦国的平原地区。
何处:在哪里。
泽国:湖泊众多的地方,这里指水乡。
碧悠悠:碧绿无际。
翻译
独自起身眺望山色,水中的鸡在蓼洲鸣叫。
房宿星伴随月亮升起,楚地的树木映照着秋日的云朵。
弯曲的小洲似乎江水尽头,平坦的沙滩像波浪般起伏。
秦国的原野在何处呢?这片泽国只见碧绿无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山水景象,透露出诗人独自登高望远时的心境与情感。"独起望山色"表明诗人在清晨独立于高处眺望远方的山色,通过这个动作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水鸡鸣蓼洲"则是描绘早晨湖上水鸟啼叫的声音,生动地刻画出清晨湿地里的生机与活力。

"房星随月晓"写的是夜晚最后一颗星辰在拂晓时分消失在天际,月亮渐渐明亮起来。这种对宇宙之美的描绘,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许正经历着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

"楚木向云秋"则是通过树木伸展向上抵达云端的姿态,来形容那些高大挺拔、有朝气的树木。这里的“秋”字不仅可以理解为季节,也隐含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曲渚疑江尽"中,诗人通过描绘河流弯曲如同迷雾一般难以辨别其终点,表达了自己对于未知世界边际的好奇与探索心态。"平沙似浪浮"则是写在广阔的沙滩上,看起来像波涛一样起伏,这里或许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如同波澜起伏。

最后两句"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广阔的秦原在哪里,而后又描绘了泽国(可能指的是富饶美丽的地方)的景色,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美好风光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渴望。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梦朱懋忠先生

在昔游京华,抵掌天下事。

标榜由汉东,朋党自唐季。

安知鼠与狐,耽耽有宦寺。

颇信知几言,拥旄忽如屣。

奈何生死别,刍狗更相觊。

蚁慕非吾徒,鸱嚇复何异。

经怪桃花源,外人莫能避。

终然不得路,黄绮焉足比。

(0)

采莲曲

采莲复采莲,为解渡口船。

兰桡击波去,岸岸垂杨烟。

(0)

邵养诚走四千里吊包学宪瑞溪予高其谊以诗赠之

一夕秋风薤露新,孟尝门下更谁亲。

猿声送客暮帆急,雁影背人乡梦频。

然诺肯教侵宿草,死生应自解穷薪。

越南燕北迢迢路,白马驰临慰故人。

(0)

细雨如丝引,空濛夹雾轻。

沾衣才见湿,落叶更无声。

旋入行云去,常滋蔓草生。

檐楹聊骋望,徙倚更多情。

(0)

吊梅花道人墓

闻君画梅亦画竹,祗是梅花名独存。

香径为君留素影,月边容汝傲黄昏。

人归旧里家何在,墓托空门道益尊。

唯有孤山林处士,知心两地荐芳荪。

(0)

雨坐

病怀愁绪两茫然,风雨连朝更可怜。

独坐匡床听不得,一壶茗色乱萝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