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霜杰集》
《题霜杰集》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

向来无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

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

枌榆连阴一见晚,何当挽袖凌空虚。

(0)
鉴赏

此诗《题霜杰集》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其文笔流畅,情感深沉,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与赞美。

首句“先生人物魏晋间”,开篇即以“先生”尊称,将主人公置于魏晋时代文人之列,暗示其非凡才情与深厚文化底蕴。接着“题诗便欲倾天悭”,以夸张手法描绘其诗作之高妙,仿佛能撼动苍穹,展现出诗人超凡的文学造诣和艺术魅力。

“向来无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这两句转折,从对诗人的赞美转向对其作品的深入探索。诗人通过“无地识眉宇”表达出对诗人形象的神秘感,而“今日天遣窥波澜”则暗示了诗人作品的深邃与复杂,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引人入胜。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这里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人格和淡泊名利的向往,同时也表明自己不会轻易屈服于世俗压力,追求独立的人格和精神自由。

“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在世界和独特气质。在霜冷的季节里,诗人的风骨依然独特鲜明,展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风貌。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诗人在此自谦为“小儒”,并提到阅读典籍,但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学派,显示出其博学多闻、视野开阔的特点。

最后,“枌榆连阴一见晚,何当挽袖凌空虚”两句,以自然景象作比,表达了对诗人作品的期待与渴望。枌榆树下的一次偶遇显得过于迟缓,诗人希望未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欣赏诗人的作品,如同挽起衣袖,凌空飞翔,自由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赞美与对作品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感怀·其二

抱膝惨不乐,念我同门友。

当时豪俊人,零落如参昴。

匣中流泉琴,弃置今已久。

岂不怀古欢,道远难聚首。

以我忆君心,知君与我厚。

珍重岁寒交,无为反覆手。

(0)

登吹台·其二

把酒对城阙,悠然生远心。

宋梁余旧垒,李杜此高吟。

乔木风烟色,长河岁月深。

多情思岘首,碑碣亦销沉。

(0)

燕子矶兰若寻苍翁题字

江东王气已全枯,岂有重兴赤伏符。

半夜秋风出灵谷,千船军火窜焦湖。

孤生逐日空三足,碧血沉渊尚一壶。

此日弥甥辑遗事,可怜题字竟模糊。

(0)

波罗莫林止顿二日得即事断句·其二

护儿恶兽有心肝,胁挟堪怜欲脱难。

石赵竟能戕阿铁,漫将名姓与同看。

(0)

沂州道中忆故园梅信·其二

吾家十笏小禅龛,清境迢迢梦亦谙。

底事冰魂断消息,更无天气似江南。

(0)

浮沤篇同宗室塞晓亭阁学赋

铜虬咽清昼,骤雨鸣溅溅。

揽衣循广墀,寂照生寒烟。

乍疑玉女箭,当窗逞骈阗。

旋讶鲛妾珠,入掌争蝉联。

因风倏变现,幻影相夤缘。

我闻香海潮回一弹指,三山浮动惊顽仙。

以无明故作水观,画空得界成中边。

本来无受讵有触,物间之物圆间圆。

针锋粟颗绝思议,印可未得知闻悬。

妙手烦公碎虚白,覆杯涤尽坳堂砖。

晶帘高轴玉壶净,照座但有真如篇。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