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开篇“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两句,设置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参天的松树倾斜而立,与旁边的小溪相呼应,营造出一片幽静之境。
接着,“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又增加了一层意境,诗人在静谧中与流水为伴,与远处的山峰遥相呼应,显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两句,则描绘出一种朦胧美妙的景象。翠绿的树叶如同一层密布的帐幕,而远处则是花朵被雪覆盖的温婉画面。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两句,更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与和尚一起享受着清净的身影,并通过借助仙鹤来表达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则是诗人自述其艺术追求,尽管用笔描绘难以捕捉自然之美,但弹奏琴瑟却能轻易地沉醉于其中。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季节感受,强化了诗中自然景物的生动性。炎热的夏日有凉爽的微风,而清澈的夜晚则伴随着寒冷的露水。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好风光的珍视和留恋之情。诗人独自与自然的情感融合,为的是寻找一处心灵栖息的所在,并且悠然地在山水间漫步,创造出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最后,“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则是诗人对旁人的劝告和自身的期许。不要去破坏这份宁静,而应该留下这些美好与自然为伴,共同享受那份幽深的安宁。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景物描写和超逸的意境,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田园生活的理想图景。
御宇十三年,历久知艰巨。
幅员既云广,岂无水旱处。
设存喜丰心,必有讳灾者。
每嘱守土臣,莫作文饰语。
帑粟常不惜,沟壑藉少补。
今岁天降恩,远近京坻睹。
偏祲只数州,已敕勤赒抚。
江浙春米贵,落半平其贾。
仓廪足河洛,鸿雁苏齐鲁。
金川方用兵,黔黎亦已苦。
更幸高下熟,转输差易取。
嗟嗟我臣工,屡丰尔莫诩。
馀三亦谩言,毋乃增其估。
教养固兼施,欲速讵其可。
永惟否泰机,益增乾惕所。
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天胡为而上浮,地胡为而下隤。
日月胡为西没而弗返,江河胡为东流而不回。
已去之日去如驶,未来之日来不已。
孔子大圣不能言,曰未知生焉知死。
李老君、梵释迦,二人亦皆卓卓绝伦者,到此空自生咨嗟。
不然何以徘徊双树之下示寂灭,弟子痛哭如失爷。
函关已过无还日,乃遁其辞曰死而不亡者寿以相誇。
大椿过八千,橛株无复全。朝槿依依,似较久延。
彭之死日,殇之生年。前不知后,后可缘前。
以此例彼,毕竟齐焉。
不愿为天灵兄弟各活一万八千岁,愿为火劫以后能知万古风流倜傥一日之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