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茅山五首·其四》
《游茅山五首·其四》全文
唐 / 储光羲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昔贤居柱下,今我去人间。

良以直心旷,兼之外视闲。

垂纶非钓国,好学异希颜。

落日登高屿,悠然望远山。

溪流碧水去,云带清阴还。

想见中林士,岩扉长不关。

(0)
鉴赏

昔贤居柱下,今我去人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怀念和自己行走于世上的感慨。"昔"指过去,而"贤"指德才兼备之人,他们往往隐居于深山大泽之间,以保持自身的清白。"柱下"则是隐喻,意指那些贤士所处的环境如同古时书房中支撑屋顶的大木一样坚固而又平凡。

良以直心旷,兼之外视闲。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坦荡和对外界事务的淡然。"良以直心旷"表明了诗人的心胸开阔,如同广阔无垠的大地;"兼之外视闲"则说明了诗人除了保持内心的平和,还能将这种豁达的心态扩展到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上,表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悠闲。

垂纶非钓国,好学异希颜。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学习与探求的景象。"垂纶非钓国"暗示诗人对知识的追寻不局限于一处,而是广泛地涉猎;"好学异希颜"表明了诗人的学习态度,与常人不同,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落日登高屿,悠然望远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下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山脉的情景。"落日"指夕阳西沉的时刻,"登高屿"则是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所采取的行动;"悠然"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是一种超脱尘嚣、自在悠闲的状态;"望远山"则是这种心境下的行为,展现了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渴望。

溪流碧水去,云带清阴还。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溪流碧水去"形象地描述了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水;"云带清阴还"则是对天空中飘逸的云朵和它们所带来的清凉阴影的描写。

想见中林士,岩扉长不关。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山林之士的向往,以及希望与他们相见的心情。"想见中林士"是对那些隐居深山之士的怀念和渴望;"岩扉长不关"则强调了一种愿望,即希望那座通往他们所在之地的岩洞之门永远敞开,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自由交往的心境。

作者介绍
储光羲

储光羲
朝代:唐   籍贯:润州延陵   生辰:约706—763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猜你喜欢

题金巨山海棠诗梦图·其二

诗人悱恻惜花心,香国华胥一枕寻。

多少楼台风日里,要从真宰借春阴。

(0)

感秋诗·其四

怅卧沧江岁月催,九天露冷万年杯。

为愁落日登楼去,欲望黄河走马来。

汉将假王争自立,楚军高会总相猜。

庸知形胜非为福,一寸江山万骨灰。

(0)

谢传度大师赠荔枝

汉嘉江水青玻璃,珊瑚崖色秦离堆。

上人结翠此中住,天鹅含子生荔枝。

今年五月雨新足,虬珠颗颗无虫丝。

阳乌挂树万星灿,鳞皴染指调胭脂。

竹篮晓摘趁风露,苞以柏叶香四维。

二百里程两日到,开缄带叶红千枝。

稚子如猿巧偷取,举家夜啖忘朝饥。

玉盘分甘到亲友,山城各各争受持。

天生因缘不可知,鸦声报客当晨曦。

午馀果见传师至,可人佳客非素期。

夜谈似荷异书读,还山预约徵我诗。

我诗窘甚借苏语,海南一派仙人姿。

贫予腹中化玉液,红纱腻褪白玉肌。

江瑶柱是众生命,老禅未许供牟尼。

上人说法吾导师,梵夹千番蒙法施。

诗成幸勿诃绮语,秋海棠花开佛篱。

年年江国荔枝熟,更借此花陪酒卮。

(0)

贫家

蠢尔来苏望苦深,今年扫地不留针。

全家灭尽糠头火,谁解将军五夜心。

(0)

江楼

春水桃花艳一州,美人香径小红楼。

有才薄命都成例,垂老西风不尽愁。

三月莺花吟上巳,大堤杨柳咏千秋。

渡江名士翻萧瑟,黄叶青山送客舟。

(0)

柳花

薄命东风只自嗟,年年飞絮满天涯。

马头春色人千里,笛外萍踪水一洼。

吟入谢娘空作雪,逐来张俭已无家。

人生只有秦关远,岂独飘零是此花。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