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日午唤人开,步出林亭石满苔。
昨夜山中风雨恶,一溪流水泛花来。
荆门日午唤人开,步出林亭石满苔。
昨夜山中风雨恶,一溪流水泛花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首句“荆门日午唤人开”,以“荆门”象征自然界的门户,日午时分,仿佛大自然在呼唤人们去探索和欣赏它那丰富的景象。次句“步出林亭石满苔”,通过行走于林间小亭,感受到石上长满青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三句“昨夜山中风雨恶”,转而描述了前一夜山中的恶劣天气,暗示了自然界的不稳定性与力量。最后一句“一溪流水泛花来”,则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雨后溪水涨满,带着花瓣流淌的情景,既表现了雨水的充沛,也寓意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降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变化无常的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地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韵。
绕台依榭一丛丛,紫映黄苞白映红。
烂漫只因前夜雨,馨香无奈此时风。
暖融春色交相妒,繁㬠晴阳艳欲烘。
应恨官高少同赏,樽前不得召邻翁。
行穿花竹户庭幽,只下堂阶便且游。
红蕊向人含艳态,黄鸾代客说春愁。
绕床文史堪怡悦,满席笙歌好献酬。
未必此时閒适趣,不如前日凤池头。
莹心冽寒泉,砥节介如石。
本无市朝念,自与红尘隔。
孔子昔当厄,良以桓魋故。
韩信伏胯下,将坛起徒步。
圣贤昔未遇,未免失常度。
固知天地宽,出门多龃龉。
贫贱势易陵,动息要衡虑。
绨袍恋故人,进食哀漂母。
小人不及夕,焉知鸿鹄举。
桃花倚春风,零落随夜雨。
流萤曳残光,未省羲和驭。
君子并松柏,挺干傲寒暑。
昭然揭日星,进与众瞻睹。
群儿勤修读,文行师邃古。
莫学小儿辈,啾啾燕雀语。
颜渊犯不校,万世共尊许。
孟子善养气,策功不下禹。
潢潦无根源,勿用遽歆慕。
吾言可书绅,审思宜在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