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全文
宋 / 张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往问维摩疾,来探般若心。

本源虽自在,因地亦行深。

洒落溪山色,苍凉竹树阴。

宦途如磨蚁,何日重登临。

(0)
翻译
去问候维摩尊者的病情,前来探索般若智慧的心灵。
虽然他的本源自由自在,但因生活经历而更加深厚。
山水景色洒脱,竹林树荫显得苍茫冷清。
仕途艰难如同蚂蚁在磨盘上挣扎,何时能再次登临此景呢?
注释
维摩疾:维摩尊者的病。
般若心:般若智慧的心灵。
本源:生命的根源或精神的本质。
自在: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因地:由于生活经历或环境。
行深:经历丰富,深入。
洒落:洒脱,自然流露。
溪山色:山水景色。
苍凉:荒凉,凄凉。
竹树阴:竹林树荫。
宦途:仕途,官场生涯。
磨蚁:比喻仕途艰难,像蚂蚁在磨盘上爬。
重登临:再次登临,重新访问。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瑰所作,名为《送梵才上人归天台》。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以及对佛法修行地的向往。

"往问维摩疾,来探般若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病痛的关切和对佛家般若智慧的追求。维摩诘是一位佛教中的大士,以其神通广大、疾病皆能治愈而闻名,而般若则是佛家的六波罗蜜之一,代表智慧的修行。

"本源虽自在,因地亦行深。"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与心灵世界的和谐统一。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返璞归真的境界,同时也强调了佛法修行对个人内在世界的深刻影响。

"洒落溪山色,苍凉竹树阴。"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溪水、山峦、竹林都被赋予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

"宦途如磨蚁,何日重登临。"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以及对朋友归隐山林的羡慕之情。宦途(官场)被比喻为蚁穴,暗示其复杂而艰辛,而“何日重登临”则是诗人对于能否有机会重返自然界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友情和对佛法的向往,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张瑰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游仙二首·其二

江叟冥寂士,邈非刍豢流。

悠然扬舲去,路穷仍曲讴。

野笛三美罢,变徵荆卿愁。

我怀乃昭旷,兴寄真沧洲。

只应清夜鹤,时过缑山头。

(0)

次瑛上人韵兼示驹父

营道烈心期,脱叶危欲霜。

游子多苦颜,世故定未忘。

解包祇园下,映带瑶林旁。

窈窕寄云雁,万事炊黄粱。

今君华亭姿,俛啄不得翔。

相期紬金匮,妙趣诣方将。

(0)

跋四时景画.春

九江应共五湖连,尺素能开万里天。

山杏野桃零落处,分明寒食晓风前。

(0)

集句·其十八

学画蛾眉独出群,越罗巴锦不胜春。

承恩数上南熏殿,无奈宫中妒杀人。

(0)

偶书二首·其二

平生蹇吃不解语,终日坐窗从客嘲。

它年若使登要路,定被人讥无口匏。

(0)

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二首·其二

齐下老从事,相逢青眼开。

有朋方悃款,得汝更诙谐。

老兴此非浅,后车君与回。

嘉蔬实空甒,并遣木奴来。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