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崔郎中游西湖》
《次韵崔郎中游西湖》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万顷湖光一苇杭,画桥横接旧堤长。

松环九里烟云湿,梅压孤山水月香。

梵宇琳宫增突兀,铜驼金谷自凄凉。

悲吟一夜头添雪,惭愧崔鸿在洛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首句“万顷湖光一苇杭”,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广阔湖面与轻舟航行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自然之美。接着,“画桥横接旧堤长”一句,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桥与堤的延伸仿佛连接着历史与现实,赋予了画面以时间的维度。

“松环九里烟云湿,梅压孤山水月香”两句,通过松树环绕、烟云湿润、梅花压枝、水月飘香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西湖四季变换中的某一特定时刻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情感。松树与梅树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坚韧。

“梵宇琳宫增突兀,铜驼金谷自凄凉”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遗迹,梵宇琳宫的巍峨与铜驼金谷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衰败的深深思考。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使得作品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最后,“悲吟一夜头添雪,惭愧崔鸿在洛阳”两句,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尾,通过“一夜头添雪”的形象比喻,表达了诗人面对西湖美景时内心的激动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远方友人崔鸿的思念之情。这一结尾不仅增添了诗作的抒情色彩,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和立体。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与历史感,以及诗人对自然、历史和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杨柳枝二首·其二

西园雨打杏花稀,便面章台事已非。

只恐无情堤上柳,又将风絮送春归。

(0)

首尾吟·其八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忖度时。

先见固能无后悔,至诚方始有前知。

己之欲处人须欲,心可欺时天可欺。

只被世人难易地,尧夫非是爱吟诗。

(0)

哭㔶十五章·其十

从人索莲花,手持双白羽。

莲花不可见,莲子心独苦。

(0)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其二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0)

和人雪晴书事

消尽琼瑶云驭归,馀寒犹复助风威。

垂帘渐学秋霖滴,满地犹疑夜月辉。

冻壤相和开荜户,流澌半释拥苔矶。

可怜乌鹊饥无食,日暮空林何所依。

(0)

过海得子由书

经过废来久,有弟忽相求。

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

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

世事江声外,吾生幸自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