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南宁李太守韵》
《和南宁李太守韵》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每怀青琐论交谊,握手都门问起居。

五裤稔闻歌德政,三馀犹喜业诗书。

选钱慰叟驰芳誉,悬榻思贤发咏吁。

麾节便看归建武,朱轓人识郡侯车。

(0)
鉴赏

此诗《和南宁李太守韵》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地方治理的赞颂。首句“每怀青琐论交谊”,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品格与友谊的深切怀念,青琐在这里象征着高雅与尊贵,暗含对友人才华与地位的敬仰。接着,“握手都门问起居”一句,生动描绘了在京城分别时的场景,通过握手与询问日常起居的细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关切之情。

“五裤稔闻歌德政”,赞扬了地方官吏的德政,五裤之谣是古代歌颂官员政绩的典故,此处借以表达对李太守政绩的肯定与赞美。“三馀犹喜业诗书”则进一步强调了李太守不仅在政务上有所作为,在文化修养上也颇有造诣,体现了其全面发展的人格魅力。

“选钱慰叟驰芳誉,悬榻思贤发咏吁”两句,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李太守对老人的关怀与对贤才的渴求,展现了其仁爱与求贤若渴的品质。“选钱慰叟”可能指为老人提供物质帮助,“悬榻思贤”则是广纳贤才的举动,这两句共同体现了李太守的高尚品德与领导风范。

最后,“麾节便看归建武,朱轓人识郡侯车”两句,预示了李太守将要回到建武(地名),并以朱轓(红色的车盖)为标志,显示出其身份的尊贵与地方百姓对其的认同与尊敬。整首诗通过对李太守个人品质、政绩以及社会影响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地方官吏理想化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道德与才能的普遍期待。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缘识·其一

淳化四年立春节,喜遇韶光看白雪。

祥云景象一时呈,凝情霭郁比难说。

人心丕变颜容别,乐天顺叙皆胥悦。

土牛击后便驱耕,万物从兹萌牙发。

丽日迟迟影渐长,梅花岭上明皎洁。

欢抃陈仪隘九重,乾坤瑞气初融泄。

真风大布色无穷,春盘鲜盛排罗列。

隆兴焕耀太平宜,预祈丰稔名香艺。

浅情之人莫共语,引尔回邪非处所。

争似淡交得久长,小人终是无规矩。

(0)

酹江月/念奴娇·其三暇日登新楼,望扬州于云烟缈之间,寄赵南仲端明

半空楼阁,把江山图画,一时收拾。

白鸟孤飞飞尽处,最好暮天秋碧。

万里西风,百年人事,谩倚阑干拍。

凝眸何许,扬州烟树历历。

应念老子年来,浮名浮利,已作虚空掷。

三径才寻归活计,又是飘零为客。

回首平生,惊心双鬓,容易成凄恻。

尊前一笑,且由醉帽敧侧。

(0)

送延平邓医

和扁过门千百辈,邓先神妙七闽推。

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

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

(0)

柳浪闻莺

茭风猎猎水烟昏,柳影沉沉到岸根。

忽想绿阴谁打弹,啼莺飞过别花园。

(0)

送汪以南教授·其二

未至无毡坐客寒,兴阑自欲早休官。

新下泽车款段马,旧逢掖衣章甫冠。

冷看群飞终可愕,真能勇退岂为难。

人生底是閒居好,心稳神清梦亦安。

(0)

倚楼二首·其二

楼头独立到昏鸦,尽日丝空小雨斜。

何补乾坤浪生死,青青无数瓦松花。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