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过半近清明,点滴檐声未肯晴。
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落红轻。
世间白发在公道,眼底青山不世情。
富贵倘来忙不得,人生何必苦营营。
一春过半近清明,点滴檐声未肯晴。
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落红轻。
世间白发在公道,眼底青山不世情。
富贵倘来忙不得,人生何必苦营营。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黄庚的《偶题》,描绘了春天接近清明时节的景象。首句“一春过半近清明”点明了时令,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而雨滴敲打屋檐的声音仍未停歇,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接下来的“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落红轻”两句,通过描绘细柳在雨中显得更加沉郁,而凋零的花朵在风中飘落得轻盈,展现了春天的衰败和生命的无常。
“世间白发在公道,眼底青山不世情”这两句寓言性较强,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青山的欣赏,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对比。最后,“富贵倘来忙不得,人生何必苦营营”是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认为即使富贵来临,如果忙碌无暇享受,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寓言深刻,体现了黄庚诗作的清新脱俗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海风吹发如短蓬,精魄弄成秃鬓翁。
归来已觉阳羡邻里喜,不似雪堂概江空。
六年岁月幪尊中。
何况如今一螺墨,安能及公目如初生犊。
细观此画尤崛奇,两颧巉岩无剩肉。
百年光景春梦婆,人閒遂少天上多。
一炷清香留永日,柰此堂堂不语何。
譬如宝鼎沦洄水,万夫之力那能起。
后来博古彼谁子,犹写雄深吞簠簋。
不然岂徒有三足两耳□□,天地中閒泣神鬼。
□□人之龙,文之虎,人言海内四学士,又云苏门之六子。
洪崖肩高万丈馀,谈笑拍摩何轩渠。
当为谁作前者王,当为谁作后者卢。
诗到圣时不读书,高处岂独煮汤坐团蒲。
岂非迢迢百世下,好事亦写苏黄图。
又非中郎虎贲之有身,又非叔敖身后之□死。
典刑摩诘劣少须,一丈精神三尺素,光芒射人数百步。
布袍便是山谷褐,可能其中有菜肚。
《题自写苏黄像》【宋·龚开】海风吹发如短蓬,精魄弄成秃鬓翁。归来已觉阳羡邻里喜,不似雪堂概江空。六年岁月幪尊中。何况如今一螺墨,安能及公目如初生犊。细观此画尤崛奇,两颧巉岩无剩肉。百年光景春梦婆,人閒遂少天上多。一炷清香留永日,柰此堂堂不语何。譬如宝鼎沦洄水,万夫之力那能起。后来博古彼谁子,犹写雄深吞簠簋。不然岂徒有三足两耳□□,天地中閒泣神鬼。□□人之龙,文之虎,人言海内四学士,又云苏门之六子。洪崖肩高万丈馀,谈笑拍摩何轩渠。当为谁作前者王,当为谁作后者卢。诗到圣时不读书,高处岂独煮汤坐团蒲。岂非迢迢百世下,好事亦写苏黄图。又非中郎虎贲之有身,又非叔敖身后之□死。典刑摩诘劣少须,一丈精神三尺素,光芒射人数百步。布袍便是山谷褐,可能其中有菜肚。
https://shici.929r.com/shici/k5dy6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