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送桂阳孝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桂阳孝廉西行之举的惋惜和赞赏,以及自己漂泊江海、客居他乡的无奈心情。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这两句描绘了桂阳孝廉年轻时就踏上了前往秦地(今陕西一带)的旅程,历经多次科举考试仍旧保持着清白的品行。这里通过“年少”和“犹白身”的对比,突出了桂阳的英俊与节操。
"即今江海一归客, 他日云霄万里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叙述,从前与桂阳一样是旅居之人,但现在自己已成为漂泊于江海之间的一介游子,而未来或许能达到云霄般的高远位置,成为一名万里飞行的人物。这两句通过“即今”和“他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未来抱有的希望和憧憬。
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盈。
小阳春在序,几望月偏明。
他日三千牍,清时九万程。
名因使粤重,功自满吴成。
伟量溟波阔,奇词锦段呈。
褒扬看唾玉,轻重倚提衡。
松柏真难老,芝兰足后生。
笋班行趣召,金带已先横。
内史言何美,尚书心自清。
祇应南北相,重振旧家声。
钟君文武随所求,马上檄草兼词头。
五兵铸就杀气动,却写三赋祥光流。
左踰阴山右绝漠,汉地自厌胡沙恶。
圣门历历宫墙深,风乎不知咏归乐。
作堂虽窄海浪宽,沂水何止八九吞。
当年曾点见真趣,推琴难挽由求论。
课儿读易夜参五,香烬销沈澄莽卤。
东家梦熟几时知,还有渔人叹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