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道黄山子,功成即引年。
思莼张翰兴,咏桂小山篇。
归老真仙分,先几合圣筌。
补天术未试,探日志空传。
梦泽深龙卧,荆门早凤旋。
异时延国老,诏下白云天。
达道黄山子,功成即引年。
思莼张翰兴,咏桂小山篇。
归老真仙分,先几合圣筌。
补天术未试,探日志空传。
梦泽深龙卧,荆门早凤旋。
异时延国老,诏下白云天。
这首诗是明代王廷相所作的《送邹司徒》。诗中以“达道黄山子”开篇,借用了道家的隐逸思想,表达了对邹司徒功成身退、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接着,“思莼张翰兴,咏桂小山篇”,引用了张翰因思念家乡莼菜而辞官归隐的故事,以及小山(陶渊明)的诗歌,进一步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归老真仙分,先几合圣筌”,诗人将邹司徒比作真正的仙人,认为他能够提前领悟到圣人的境界和智慧。接下来,“补天术未试,探日志空传”,则暗示邹司徒虽有高超的才能,但并未有机会施展,表达了对邹司徒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
“梦泽深龙卧,荆门早凤旋”,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邹司徒比作潜藏在梦泽深处的巨龙和早早就展翅飞翔的凤凰,形象地描绘了邹司徒的才华和潜力。最后,“异时延国老,诏下白云天”,表达了期待邹司徒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再次受到朝廷的重用,如同白云之上的诏令,象征着他的归来将会带来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邹司徒个人经历和品质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以及对邹司徒未来再度发挥作用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不脱征裘已到春,纵风横雨又经旬。
期君独步入京国,与我相逢在水滨。
愤世何言诗溅泪,愁心自醉酒生尘。
胡然乘兴稽山去,为问流觞曲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