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复持觞歌莫愁,点衣柳絮晚悠悠。
要知境静自心远,不是年衰成语偷。
且复持觞歌莫愁,点衣柳絮晚悠悠。
要知境静自心远,不是年衰成语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的《再和(其五)》。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且复持觞歌莫愁”,诗人以饮酒作乐、歌唱来排遣忧愁,表达了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通过享受当下、寻找乐趣来缓解情绪的态度。这里的“觞”指的是酒杯,而“莫愁”则是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暗示诗人即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次句“点衣柳絮晚悠悠”,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柳絮飘落,轻盈地落在衣物上的画面。柳絮的轻柔与飘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后两句“要知境静自心远,不是年衰成语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要知境静自心远”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即只有内心达到一种平和的状态,才能真正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后一句“不是年衰成语偷”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理性认识,认为真正的衰老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岁月,而是内心的疲惫与失去活力。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自然景观以及内心世界独到的理解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