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吾能说,雍乾溯以还。
禅心辟初地,小幸集汪班。
遂进群藩宴,兼怡圣母颜。
升平六十载,乃大启三山。
掌故吾能说,雍乾溯以还。
禅心辟初地,小幸集汪班。
遂进群藩宴,兼怡圣母颜。
升平六十载,乃大启三山。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其四)》。诗中,诗人通过对历史掌故的追溯,从雍正、乾隆时期开始,展现了对禅宗修行的追溯以及对初地开辟的感慨。接着,他描述了群藩宴饮的盛况,以及这些活动带给圣母的欢愉。诗人感叹于六十多年的升平岁月,最后以宏大的景象——开启三山,寓意盛世的到来。
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以及对国家安定与繁荣的赞美,体现了龚自珍作为晚清文人的历史意识和对盛世的向往。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
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
故老青葭岸,先知虙子贤。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物象纤舞隐,禽情秖自迷。
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
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
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屋面尽生人耳朵,篱头多是老翁须。
平分造化双苞去,拆破春风两面开。
云路半开千里月,洞门斜掩一天春。
凿开青帝春风国,移下姮娥夜月楼。
珠玑影冷偏黏草,兰麝香浓却损花。
山色晓堆罗黛雨,草梢春戛麝香风。
衰兰寂寞含愁绿,小杏妖娆弄色红。
旁搜水脉湘心满,遍揭泉根梵底通。
水□滴残青□瘦,石脂倾尽白云空。
深浦送回芳草日,急滩牵断绿杨风。
藕梢逆入银塘里,蘋迹潜来玉井中。
败菊篱疏临野渡,落梅村冷隔江枫。
剪开净涧分苗稼,划破涟漪下钓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