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愤诗四首·其三》
《感愤诗四首·其三》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古风

京城知必陷,所苦吾主耳。

黑衣缚绔褶,无异逃李子。

当时设有人,奉上匿乡里。

逡巡稍南趋,北向下诏旨。

遂兴燕齐甲,自剪畿辅匪。

诸蕃孰不从,秕政悉可理。

徒手援天下,宁用折一矢。

吁嗟失此会,秦晋入井底。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郑孝胥所作的《感愤诗四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国家危亡的深深忧虑和对朝廷无力自救的感慨。诗中以京城陷落为背景,写出了君主的困境和臣民的无奈。

"京城知必陷,所苦吾主耳",诗人首先揭示了京城即将沦陷的严峻形势,着重强调了这对君主的打击。"黑衣缚绔褶,无异逃李子",形象地描绘了在混乱中,君主可能被迫逃离的狼狈情景,暗示了统治者的无能。

"当时设有人,奉上匿乡里",诗人设想如果有人能保护君主,将其隐藏起来,或许能避免更大的灾难。然而,"逡巡稍南趋,北向下诏旨",描述了君主最终还是被迫南逃,接受不利的诏令,显示出局势的无可挽回。

"遂兴燕齐甲,自剪畿辅匪",这里的"燕齐甲"可能象征各地的军事力量,但这些力量未能有效抵抗,反而加剧了京城周边的动荡。"秕政悉可理",暗指腐败的政治制度是导致危机的原因。

"徒手援天下,宁用折一矢",诗人批评了朝廷空有号召力却无法凭借实力解决问题,讽刺其无能。最后两句"吁嗟失此会,秦晋入井底",以秦晋之国陷入绝境的典故,悲叹国家命运的悲惨,表达了深深的哀叹和对未来的绝望。

整首诗情感沉痛,语言凝练,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桥门之南产芦菔如贯珠十七八内官以为瑞献之

皇明属休运,圣泽流无方。

雨露所沾被,穹祇献嘉祥。

奎壁丽中天,昭昭焕文章。

精华入厚土,变化珠玉藏。

桥门东南隅,畦蔬茂且昌。

土酥生其间,希异不可常。

累累若联珠,皎皎如截肪。

根悬素琼琚,叶秀青琳琅。

老圃事灌溉,内侍誇才良。

得之不敢餐,金盘献明光。

喜气动天颜,荐祼心弗忘。

神灵式昭格,时羞匪烝尝。

谓宜比瓜瓞,兆此百代康。

金陵本形胜,沃野千里强。

峨峨素王宫,奕奕三鳣堂。

菁莪育群英,蘋藻流世芳。

甘美萃天和,易充藜苋肠。

岂无同颖禾,九穗归鲁邦。

岂无两岐麦,贻我来于皇。

嘉蔬孰与俦,金芝产斋房。

人能咬菜根,愈久名愈香。

草蔬本无情,一旦升庙廊。

吾道日光辉,圣寿天久长。

(0)

谨身殿早朝

圣主南郊大祀回,庆成吉礼御筵开。

香浮列鼎千金馔,光滟流霞万寿杯。

兰麝时薰香馥郁,箫韶日奏韵安排。

群臣立馆欣陪宴,炯炯星辰接上台。

(0)

送陆熙原之天河

仙槎八月泛天河,鹤发萧萧爽气多。

海角晴光收瘴雾,洞门夜色起夷歌。

枳丛百里淹仇览,铜柱千秋羡伏波。

云路同升殊去住,都门分袂奈愁何。

(0)

龙潭八景·其七花洞垂纶

岩际云霞仕卷舒,水边洲渚自萦纡。

谁知数尺苔矶上,介甫曾来学钓鱼。

(0)

宣和金桃鹦鹉图

叶底金桃似弹悬,陇禽双啄味初全。

披图自识宣和笔,流落人间几百年。

(0)

过虎踞关

关路盘盘绕翠微,岩花涧草竞春辉。

晚来醉拂吟鞭过,山气濛濛欲染衣。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