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飞雪何漫漫,群山大半埋云端。
蓝田丘壑不易得,更把云雪妆林峦。
茅斋竹屋架岩巘,轩楹面势随所安。
素华淅沥洒空翠,逼耳似闻声正乾。
层崖冻冱石欲裂,飞瀑不碍双流湍。
长松落落有生意,连臂下饮惟玄猿。
椒园柳浪眇安在,髣髴犹认芙蓉沜。
乘危跨蹇者谁子,竦肩缩袖何其寒。
祇应诗句独有得,不减灞桥风雪间。
幽人一去久寂寞,寒藤滋蔓谁能删。
生绡数幅写绝景,空有图画今人看。
朔风飞雪何漫漫,群山大半埋云端。
蓝田丘壑不易得,更把云雪妆林峦。
茅斋竹屋架岩巘,轩楹面势随所安。
素华淅沥洒空翠,逼耳似闻声正乾。
层崖冻冱石欲裂,飞瀑不碍双流湍。
长松落落有生意,连臂下饮惟玄猿。
椒园柳浪眇安在,髣髴犹认芙蓉沜。
乘危跨蹇者谁子,竦肩缩袖何其寒。
祇应诗句独有得,不减灞桥风雪间。
幽人一去久寂寞,寒藤滋蔓谁能删。
生绡数幅写绝景,空有图画今人看。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中山水画卷。开篇“朔风飞雪何漫漫,群山大半埋云端”以凛冽的北风和飘扬的雪花起笔,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群山仿佛被雪覆盖,隐入云端,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蓝田丘壑不易得,更把云雪妆林峦”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壮美,将蓝田的丘壑与云雪巧妙融合,使得山峦更加生动,如同被云雪精心装扮一般,富有诗意。
“茅斋竹屋架岩巘,轩楹面势随所安”描绘了雪中的人居场景,茅屋竹舍依山而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素华淅沥洒空翠,逼耳似闻声正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花轻柔地洒落在翠绿的山林间,仿佛能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层崖冻冱石欲裂,飞瀑不碍双流湍”则描绘了雪后山崖冻结的景象,以及瀑布在雪中的独特姿态,展现了大自然的坚韧与力量。
“长松落落有生意,连臂下饮惟玄猿”通过长松与玄猿的描写,表现了生命在严冬中的顽强与活力。
“椒园柳浪眇安在,髣髴犹认芙蓉沜”则通过回忆往昔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乘危跨蹇者谁子,竦肩缩袖何其寒”描绘了在雪中艰难行走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
“祇应诗句独有得,不减灞桥风雪间”表达了诗人对这幅雪景的独特感悟,认为它不亚于历史上著名的灞桥风雪之景。
最后,“幽人一去久寂寞,寒藤滋蔓谁能删”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无人欣赏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雪中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
近代何人能画柳,东吴张生称国手。
沈周陆治不复作,艺苑声名生独有。
是时燕京风日妍,生也拈笔当窗前。
墨花片片落缣素,千树万树含春烟。
柔条窣地飏轻缕,密叶隐天带疏雨。
耳畔疑闻黄鸟声,宛然坐我江潭浒。
对君此画融心神,顿令价比连城珍。
不须更写河桥色,落日苍茫愁杀人。
哲人重道义,朝贵不足縻。
丈夫志四方,远适非所悲。
如何与子别,怅怅不忍辞。
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
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去住忽以异,丽泽安所资。
颓波无停流,灵曜亦西驰。
感此重念子,何以慰尔知。
至理不外得,吾心实吾师。
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