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重道义,朝贵不足縻。
丈夫志四方,远适非所悲。
如何与子别,怅怅不忍辞。
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
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去住忽以异,丽泽安所资。
颓波无停流,灵曜亦西驰。
感此重念子,何以慰尔知。
至理不外得,吾心实吾师。
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
哲人重道义,朝贵不足縻。
丈夫志四方,远适非所悲。
如何与子别,怅怅不忍辞。
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
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去住忽以异,丽泽安所资。
颓波无停流,灵曜亦西驰。
感此重念子,何以慰尔知。
至理不外得,吾心实吾师。
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阶为友人杨子赴留都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祝福。
首句“哲人重道义,朝贵不足縻”,赞扬了友人重视道义,不被权贵所束缚,体现了友人的高尚品格。接着“丈夫志四方,远适非所悲”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理想、勇于远行的支持和理解,认为远行并非可悲之事。
“如何与子别,怅怅不忍辞”则直接抒发了离别的不舍之情。“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两句,通过对比古道的衰败和群小的阿谀奉承,表达了对世风日下的感慨。接下来“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赞扬了友人坚守正道,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去住忽以异,丽泽安所资”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内心困惑。“颓波无停流,灵曜亦西驰”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世事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感此重念子,何以慰尔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至理不外得,吾心实吾师”强调了内心的指引作用,鼓励友人坚持自我,遵循真理。“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则是对友人的勉励,希望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高尚的品德,期待着未来的相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
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
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
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
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
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
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
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
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
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记前身》【宋·滕岑】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https://shici.929r.com/shici/sZweWt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