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一》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之子将去远,雪夜来相寻。

秉烛耿无寐,怜此岁寒心。

岁寒岂徒尔,何以赠远行?

圣路塞已久,千载无复寻。

岂无群儒迹,蹊径榛茆深。

浚流须寻源,积土成高岑。

揽衣望远道,请君从此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友人郑伯兴在雪夜来访,与诗人王守仁话别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之子将去远,雪夜来相寻”,点明了友人即将远行,而在这寒冷的雪夜,他却特意前来探访,表现了深厚的友情。接着“秉烛耿无寐,怜此岁寒心”两句,写出了两人彻夜长谈的情景,表达了对彼此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慰藉的情感。

“岁寒岂徒尔,何以赠远行?”这两句诗引出了一种哲理思考,岁寒时节并非徒然,诗人想要以什么来赠予即将远行的朋友呢?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思考,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圣路塞已久,千载无复寻”两句,表达了对传统道路被阻断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探寻新知、追求真理的必要性。“岂无群儒迹,蹊径榛茆深”则进一步强调了在知识探索道路上的艰难,比喻为丛生的荆棘和杂草,需要勇气和智慧去开辟新的路径。

最后,“浚流须寻源,积土成高岑”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比喻,强调了源头的重要性,只有找到源头,才能让水流不息;同样,积累知识如同堆积土石形成高山,需要不断努力和积累。这不仅是对学术追求的鼓励,也是对人生道路的启示。

“揽衣望远道,请君从此征”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希望他勇敢地踏上远行的道路,追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钟纯臣广州寓斋赏牡丹作

自是群芳第一流,谁移嘉卉到炎洲。

明霞剪出千重瓣,紫玉堆成十二楼。

仙子未堪同淖约,化工何必太雕锼。

经旬宴赏犹能好,欲笑芙蓉不耐秋。

(0)

秋晚杂兴八首·其六

已矣复何道,悠悠斯世间。

日唯催貌老,天不与人闲。

水定风频起,松高春未还。

薄田仍恶岁,欹枕对秋山。

(0)

送澹师还丹霞

半幅清言作意裁,如来藏里示莲胎。

他生念我空中相,此地逢师劫后灰。

不分月移罗带水,其如秋到雨花台。

丹霞欲共閒云去,日夕惊心白发催。

(0)

春雨

春雨暗长林,春朝花气侵。

湿云山径小,烟树草堂深。

有恨曾留梦,无言好付琴。

阴晴殊未定,予亦复何心。

(0)

幽芳记十六首·其十二相思树

漫言人匪木,木亦得人情。

不寄东吴土,还从南海生。

(0)

幽芳记十六首·其六杜鹃

望帝哀何极,荒山白日昏。

疏枝染啼血,怨杀海棠魂。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