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言人匪木,木亦得人情。
不寄东吴土,还从南海生。
漫言人匪木,木亦得人情。
不寄东吴土,还从南海生。
这首诗以“相思树”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树木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动人。
首句“漫言人匪木,木亦得人情”,以反问的形式开篇,强调了树木也能够拥有类似人类的情感。这里的“人情”指的是情感、思念,诗人通过这一句,巧妙地将人与树的情感进行了类比,暗示了树也有着与人相似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接下来的两句“不寄东吴土,还从南海生”,描绘了相思树生长的环境。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东吴土”与“南海生”形成鲜明对照,既表现了相思树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也寓意着思念之情跨越千山万水,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寄托。这种跨越时空的思念,如同相思树一样,无论在何处都能茁壮成长。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相思之情的强烈与持久。诗人借助自然界的树木,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虚静元无迹,灵台本湛然。
服膺还有得,逐物亦能迁。
准定知高下,铜光见丑妍。
祗应求大用,未是泥尘编。
北阙辞华衮,南荒拜绣旃。
听韶丹陛下,纳表五云边。
走马来钟阜,持麾到颍川。
自今霄汉上,争看德星悬。
士清世上清狂士,狂写墨竹竟得名。
狂发拈笔写一个,铁网出海珊瑚青。
持缣候谒四方客,醉卧木榻呼不醒。
如山白璧不敢换,时拂素壁千竿成。
士清士清狂且真,死为狂鬼应有神。
南山松下昔有坟,坟作平地松为薪。
壁间墨竹墨如新,我诗便作筼筜记,千载更有如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