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抱膝自长吟,身世低昂感慨深。
有限百年惊夜漏,无成一事愧山林。
那能境顺都如意,不觉时艰易上心。
久与闾阎同乐苦,镜中渐见鬓霜侵。
幽居抱膝自长吟,身世低昂感慨深。
有限百年惊夜漏,无成一事愧山林。
那能境顺都如意,不觉时艰易上心。
久与闾阎同乐苦,镜中渐见鬓霜侵。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在五十大寿时所作的怀旧之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幽居抱膝自长吟”,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静谧的居所中,怀抱双膝,低声吟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思的氛围。接着,“身世低昂感慨深”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的深切感慨,既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也有对世间万象的洞察。
“有限百年惊夜漏,无成一事愧山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如同夜间的滴漏,时间匆匆流逝,而自己却未能在事业或生活中取得显著成就,对此感到深深的愧疚。同时,诗人将自己比作山林中的树木,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未能有所建树的自责。
“那能境顺都如意,不觉时艰易上心。”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的心态。即使在顺境中,他也未能事事如愿,反而在艰难时刻,这些困扰更加容易占据他的心灵。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描述,也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
最后,“久与闾阎同乐苦,镜中渐见鬓霜侵。”诗人回顾了自己与普通百姓一同经历的欢乐与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镜中的自己已渐渐显露出白发苍苍的迹象。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忧患意识和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感知。
寒星黯淡,青铜色、出匣惊飞风雨。
龙鳞三尺,虎气千年,彷佛精灵堪语。
记得当时,曾带故人荒陇,此道于今如土。
挹神光、重见冠裳楚楚。宾旅。
鸣佩中原历聘,只解识、寸心相许。
回首苏台,鱼肠忽起,散乱长铍无数。
试吊要离坟草,鸱夷潮水,一样英雄难诉。
对州来君子,恩仇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