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月》
《白月》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白月照世界,山河受清光。

岂独耳目清,莹洗肝膈凉。

中夜扫宽虚,仰得天一方。

湛碧磨青铜,精金点星芒。

我心方无思,偃息在高堂。

慎勿忧世故,彼昏谓汝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áiyuè
sòng / zhānglěi

báiyuèzhàoshìjièshānshòuqīngguāng

ěrqīngyínggānliáng

zhōngsǎokuānyǎngtiānfāng

zhànqīngtóngjīngjīndiǎnxīngmáng

xīnfāngyǎnzàigāotáng

shènyōushìhūnwèikuáng

注释
白月:皎洁的月亮。
受清光:沐浴着清澈的光芒。
肝膈:指内心深处。
中夜:深夜。
湛碧:深邃的碧色。
彼昏:那些昏暗的人。
翻译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个世界,山河沐浴着清澈的光芒。
这不只是让耳朵和眼睛感到清爽,更是洗涤了心灵,让人感到清凉。
深夜里,我清扫心中的空旷与宁静,仰望星空,仿佛触及天际。
深邃的碧色如同磨过的青铜,星星的光芒点缀其中。
此刻我的心一片宁静,静躺在高高的厅堂。
不必忧虑世俗的纷扰,那些昏暗的人会误解你的超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画,充满了清新脱俗之感。开篇“白月照世界”,月光如水,普照大地,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境界。接下来的“山河受清光”则是对这种景象的具体描绘,月光不仅映照着世界,也柔和地洒在山川之中。

诗人通过“岂独耳目清,莹洗肝膈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似乎不只是眼睛和耳朵能够感受到这份清新,连内心深处都被净化得一尘不染。这种境界,使人感到心灵得到了一种洗涤。

“中夜扫宽虚,仰得天一方”则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将心灵之窗完全打开,与广大的宇宙进行交流和对话。这里的“宽虚”指的是心灵的开阔,而“仰得天一方”则表达了诗人与天地之间的沟通和融合。

接下来的“湛碧磨青铜,精金点星芒”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月光下的物象变得异常清晰,就连铜器都被磨砺得如同镜面一般,反射出星辰之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

最后,“我心方无思,偃息在高堂”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中,内心达到了一种空明无为的境界。无所思考,只是在高洁的居所中安然自得地休憩。

全诗通过对月光、山川、清凉、天空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淡泊明志,不为世俗所累的心境。这是一首充满了禅意和哲理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清澈而又深远的精神世界之中。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登麻姑山·其一

溪行爱宛转,石坐怜皴苍。

白云起目前,如鹤两翼张。

蜕我衣上尘,驾之以翱翔。

欲揽恍不接,身在意飘扬。

(0)

六祖传付偈颂·其八初祖

参禅须向坐禅人,本末相通可了真。

二念回机都扫尽,乾坤犹在一微尘。

(0)

寄懒散子·其三

绿发纷纷满道冠,高风吹我一襟寒。

看山想有云台集,得句应胜得好官。

(0)

浦城道中

湛碧随人山涧水,清香迎我稻花风。

也知吟者多幽趣,物态偏能与意同。

(0)

酬淄守见寄·其二

海岱东边第一州,幸持龙虎节来游。

湖光照我清如鉴,未暇回头看急流。

(0)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其十五

砌铺砧上练,池泛瓮中醅。

丰满莫见睍,优閒休及隤。

遗圆还得璧,临翠忽亡苔。

弄巧俄颠漩,争狂忽溯洄。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