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
《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几年客里厌驰驱,故向伊川好处居。

刚受一廛同许子,谁知四壁过相如。

厥田不称中中赋,此事真堪咄咄书。

疲俗脂膏今已尽,看看鞭算及舟车。

(0)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的《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贫瘠、民生凋敝的深切忧虑。

首句“几年客里厌驰驱”,诗人以“驰驱”形容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往漂泊生涯的厌倦。接着,“故向伊川好处居”,诗人决定转向伊川,寻找一处宁静美好的居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刚受一廛同许子”,这里借用了古代贤人许由的故事,意在表达诗人希望过上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活。然而,“谁知四壁过相如”,诗人又感叹自己虽有简陋的住所,却难以像司马相如那样享受生活,暗含了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厥田不称中中赋”,指出土地的贫瘠不足以支撑中等的赋税,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艰难。诗人对此事深感遗憾,甚至想要用“咄咄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讽刺。

最后,“疲俗脂膏今已尽,看看鞭算及舟车”,诗人忧虑地看到,社会资源已经枯竭,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未来似乎只有依靠鞭策计算和舟车运输来勉强维持。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揭示,也体现了诗人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满江红·露冷天高

露冷天高,秋气爽、千林叶落。
惊初见、小桃枝上,盛开红萼。
浅淡胭脂经雨洗,剪裁玛瑙如云薄。
问素商、何事斗春工,施丹艧。
芙蓉苑,颜如灼。
曾暗与,花王约。
要乘秋名字,并传京洛。
回首瑶池高宴处,桂花香里骖高鹤。
但莫教、容易逐西风,轻飘却。

(0)

满江红·烟浪连天

烟浪连天,寒尚峭、空濛细雨。
春去也、红销芳径,绿肥江树。
山色云笼迷远近,滩声水满望艰阻。
挂片帆、掠岸晚风轻,停烟渚。
浮世事,皆如许。
名利役,惊时序。
叹清明寒食,小舟为旅。
露宿风餐安所赋,石泉榴火知何处。
动归心、犹赖翠烟中,无杜宇。

(0)

满江红·去去春光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怀索莫。
那堪是、日长人困,雨余寒薄。
叶底青青梅胜豆,枝头颗颗花留萼。
叹流年、空有惜春心,凭春酌。
歌共酒,谁酬酢。
非与是,忘今昨。
且随时随分,强欢寻乐。
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
问故园、不负送春期,明年约。

(0)

朝中措·斜阳留照有馀红

斜阳留照有馀红。
烟霭淡冥濛。
麦陇青摇一望,前山翠失双峰。
高台徙倚,松飘逸韵,梅减冰容。
俯视尘寰如掌,翩然我欲乘风。

(0)

朝中措·疏疏帘幕映娉婷

疏疏帘幕映娉婷。
初试晓妆新。
玉腕云边缓转,修蛾波上微颦。
铅华淡薄,轻匀桃脸,深注樱唇。
还似舞鸾窥沼,无情空恼行人。

(0)

朝中措·西风著意送归船

西风著意送归船。
家近总欣然。
去日梅开烂熳,归时秋满山川。
京华倦客,难堪羁思,历尽愁边。
寄语_娥休笑,月圆人亦团圆。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