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祐卿奉使北还》
《送陈祐卿奉使北还》全文
明 / 吴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菊坡亭外草连天,重担何人一着肩。

诗送先生远归国,卧将双耳洗山前。

(0)
鉴赏

这首明代吴琏所作的《送陈祐卿奉使北还》以“菊坡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菊坡亭外草连天”,以“菊坡亭”点明地点,通过“草连天”的景象,营造出辽阔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菊花盛开的季节,却在亭外蔓延至天边,仿佛是自然界的寂静与人的离别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次句“重担何人一着肩”,直接点出了送别对象陈祐卿所肩负的重任。这里的“重担”不仅指实际的使命,也暗含了对陈祐卿此行的担忧与敬意。这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陈祐卿即将面临的挑战和责任的深切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他的支持与鼓励。

后两句“诗送先生远归国,卧将双耳洗山前”,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以一首诗相赠,寄托了对陈祐卿的祝福与期待。希望他能平安归来,同时,也暗示了陈祐卿此行的艰辛与可能的孤独。最后一句“卧将双耳洗山前”,形象地描绘了陈祐卿在归途中的情景,或许是在山间休息,或许是在静心思考。这里的“洗”字,既可理解为清洗之意,也可解读为洗涤心灵,寓意着陈祐卿在旅途中的内心净化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使命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吴琏
朝代:明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沁园春·持节浙东

持节淅东,六十年前,紫阳老师。
看粟移七郡,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
心印亲传,雨岩来括,寅岁幸无庚子饥。
仁同亲,更备存先具,仓积千斯。
青州阴德天知。
只此事堪为崧岳祈。
与太夫人寿,相看华发,转中书令,长著斑衣。
岁岁梅花,樽前索笑,霜月先圆两夜规。
称觞了,报春风千里,班观龙墀。

(0)

清平乐·风消云缕

风消云缕。
一碧无今古。
欲坏上元天不许。
晴了晚来些雨。
莫言冷落山家。
山翁本厌繁华。
试问莲灯千炬,何如月上梅花。

(0)

洞仙歌·花泥絮浪

花泥絮浪,春怀如酒。
书卷炉熏梦清昼。
唤玉京稳携手松乔,飞光里,笑傲白云林岫。
仙人犹狡狯,酒雪吹冰,声落星河翠蛟走。
问箬下留丹,别已千年,华表鹤、亦归来否。
有洞口、桃花识刘郎,共一笑相迎,朱颜如旧。

(0)

点绛唇·雪意娇春

雪意娇春,腊前妆点春风面。
粉痕冰片。
一笑重相见。
倚竹偎松,谁道罗浮远。
寒更转。
楚骚为伴。
韵绕香篝暖。

(0)

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
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
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
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
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
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0)

长相思·天悠悠

天悠悠。
水悠悠。
月印金枢晓未收。
笛声人倚楼。
芦花秋。
蓼花秋。
催得吴霜点鬓稠。
香笺莫寄愁。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