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赵季文觱栗吟》
《和赵季文觱栗吟》全文
元 / 朱德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高堂风露生凉秋,兴来乘月登西楼。

杜宽对客被短褐,独吹觱栗惊群优。

移商换羽穷雕锼,箜篌匏笙声不侔。

梨园宫人清泪收,昔闻此曲供王侯。

金花玉管苍凤头,当筵咿哑和《梁州》。

缓急应节如解牛,清风席上寒飕飗。

关山叶落清渭流,朝供暮奉何时休。

归来白屋书谩抽,走谒高贵多请求。

拨剌惊鱼度寒湫,山空鹤怨中夜愁。

时作低韵同羌讴,赵公一闻能解忧。

先生作歌君少留,昔曾天上聆锵球。

翕如鸾凤鸣丹丘,听之不厌两耳浮。

便当携君跨双虬,拂衣和曲参天游。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朱德润的《和赵季文觱栗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的西楼聚会,以觱栗(一种古代乐器)演奏乐曲,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带来的情感波动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高堂风露生凉秋”点明了季节与地点,营造出清冷的秋夜氛围。接着,“兴来乘月登西楼”则表达了诗人的兴致与追求,他选择在月色下登楼,似乎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杜宽对客被短褐,独吹觱栗惊群优”描绘了杜宽一人穿着简朴的短褐,独自吹奏觱栗,其音色独特,甚至让周围的宾客为之惊讶。这不仅表现了觱栗音乐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移商换羽穷雕锼,箜篌匏笙声不侔”进一步描述了音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觱栗与其他乐器的音色对比鲜明,显示出音乐创作的丰富性与深邃性。

“梨园宫人清泪收,昔闻此曲供王侯”提到了梨园宫人,可能是指宫廷中的乐师或表演者,他们曾经为王侯贵族演奏此曲,如今却在诗人面前演奏,或许蕴含着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金花玉管苍凤头,当筵咿哑和《梁州》”描绘了乐器的精美与演奏的和谐,金花玉管、苍凤头等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美感,而“和《梁州》”则表明了音乐的风格与内容。

“缓急应节如解牛,清风席上寒飕飗”形容了音乐节奏的流畅与变化,如同解牛般精准,给人以清凉与寒意的感觉,体现了音乐的感染力。

“关山叶落清渭流,朝供暮奉何时休”将自然景象融入音乐之中,仿佛音乐能够跨越时空,连接现实与想象,表达了一种对生活循环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归来白屋书谩抽,走谒高贵多请求”暗示了音乐家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在简陋的住所中自娱自乐,同时也不乏向权贵求取机会的时刻。

“拨剌惊鱼度寒湫,山空鹤怨中夜愁”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仿佛音乐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忧愁与孤独。

“时作低韵同羌讴,赵公一闻能解忧”提到赵公对音乐的欣赏,音乐似乎具有治愈人心的力量,能够缓解忧愁。

“先生作歌君少留,昔曾天上聆锵球。翕如鸾凤鸣丹丘,听之不厌两耳浮。便当携君跨双虬,拂衣和曲参天游。”最后,诗人邀请友人留下,一同欣赏音乐之美,并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向往与追求,希望与友人一同遨游于音乐的宇宙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及其对人们心灵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艺术家的生活境遇与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朱德润
朝代:元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塞下

万马防秋急,三边杀气昏。

鸣笳双雁落,伐鼓夜兵屯。

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

空持三尺剑,白首未承恩。

(0)

春雨三绝句·其三

一雨如膏五日泥,长烟不散草萋萋。

殷勤分付墙边柳,为捣流莺自在啼。

(0)

罗敷辞

盈盈秦氏女,采桑南陌头。

一顾云不飞,再顾水不流。

使君立五马,招侥重回头。

艳歌为君发,繁丝为君掫。

使君有妇如有㜪,罗敷有夫非秋胡。

使君喜,使君愁,罗敷不得须臾留。

(0)

红梅

梨云无梦倚黄昏,薄倩朱铅蚀泪痕。

宿酒破寒薰玉骨,仙丹偷暖返冰魂。

茜裙影露罗衣卷,霞佩香封缟袂温。

回首孤山斜照外,寻真误入杏花村。

(0)

并蒂兰

碧蕊连芳并萼擎,春风江浦对含情。

不妨燕姞重占梦,应愧湘累独解清。

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诗人莫比双渠怨,幸有离骚日月明。

(0)

题画六首·其五

桃花源上蝶飞飞,误却渔郎苦欲归。

云白山青一回首,落红如雨点春衣。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