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资寿牧长老请自赞》
《资寿牧长老请自赞》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赞  押[屑]韵

铁牛去住之机,狮子反掷之诀。

毫芒略露,崖崩石裂。无些子柔和,唯一味生灭。

电光石火瞥转玄关,千圣顶头恣兴妖孽。

(0)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循环、生命与涅槃的深刻哲理。诗中“铁牛去住之机,狮子反掷之诀”运用了动物形象来象征佛法中的道理,铁牛和狮子的动态变化,暗示着修行者在佛法中的进退自如,以及对佛法真理的深刻理解。

“毫芒略露,崖崩石裂”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真理的锐利与力量,即使是最细微的启示也能引发巨大的变革,如同山崖崩塌、岩石断裂,形象地表达了佛法对人心灵的震撼力。

“无些子柔和,唯一味生灭”揭示了佛法的核心——一切皆是无常,没有永恒的柔和或固定的状态,只有不断的生起与消逝。这反映了佛教对世间万物本质的认识,即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电光石火瞥转玄关,千圣顶头恣兴妖孽”则以极快的速度和强烈的对比,描绘了佛法的瞬间洞见与世俗的混乱无序。电光石火的瞬间转瞬即逝,象征着佛法真理的直接洞察;而“千圣顶头恣兴妖孽”则描绘了世俗世界中各种纷繁复杂的活动,与佛法的纯净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深刻地探讨了佛法的真谛与世俗生活的矛盾,以及修行者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与觉醒。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颂七贤女游尸陀林

七珍八宝任君需,三物从来的是无。

若向无中拈得出,不须见佛问何如。

(0)

燕归梁.凤莲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0)

蝶恋花.冬至席上作

缇室群阴清晓散。灰动葭莩,渐觉微阳扇。

日永绣工才一线。挈壶已报添银箭。

六幕无尘开碧汉。非雾非烟,彷佛登台见。

梅萼飘香萦小宴。霞浆莫放琉璃浅。

(0)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

思量世事,几千般翻覆,是非多少。

随分随缘天地里,心与江山不老。

道在天先,神游物外,自有长生宝。

洞门无锁,悄无一个人到。

一条柱杖横肩,芒鞋紧峭,正风清月好。

惊觉百年浑似梦,空被利名萦绕。

野鹤纵横,孤云自在,对落花芳草。

来朝拂袖,谁来南岳寻我。

(0)

满江红

云接苍梧,山莽莽、春浮泽国。

江水涨、洞庭相近,渐惊空阔。

江燕飘飘身似梦,江花草草春如客。

望渔村、樵市隔平林,寒烟色。方寸乱,成丝结。

离别近,先愁绝。便满篷风雨,橹声孤急。

白发论心湖海暮,清樽照影沧浪窄。

看明年、天际下归舟,应先识。

(0)

盆池

环环清泚旱犹深,炳炳芙蓉近可寻。

苍壁巧藏天影入,翠奁微带藓痕侵。

能供水石三秋兴,不负江湖万里心。

照影独怜身老去,日添华发已盈簪。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