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防秋急,三边杀气昏。
鸣笳双雁落,伐鼓夜兵屯。
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
空持三尺剑,白首未承恩。
万马防秋急,三边杀气昏。
鸣笳双雁落,伐鼓夜兵屯。
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
空持三尺剑,白首未承恩。
这首明代王恭的《塞下》描绘了边关紧张的战备气氛和戍边士卒的艰辛生活。首联“万马防秋急,三边杀气昏”展现了秋季边疆戒备森严,杀气弥漫的场景,暗示着战争的迫近。颔联“鸣笳双雁落,伐鼓夜兵屯”通过号角声和夜晚军队集结的鼓声,形象地刻画出士兵们在寒夜里忙碌备战的情景,雁落与兵屯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荒凉与艰苦,月光洒在黄沙覆盖的沙漠,风吹过使草原变得干燥,这些细节描绘出戍边之地的恶劣条件。尾联“空持三尺剑,白首未承恩”表达了戍边将士们的无奈与悲凉,他们手握武器,却年华老去仍未能得到朝廷的恩赏,流露出壮志未酬的哀怨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关景象和人物心境为载体,展现了明朝边塞诗常见的慷慨悲壮风格,寓含了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对边防政策的反思。
往年君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
今年况作江陵别,惆怅花前又独来。
只愁离别长如此,不道明年花不开。
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曲尘。
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
舞筵须拣腰轻女,仙棹难胜骨重人。
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