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迹蒙君丽句誇,昔同峰顶蹑云霞。
逢秋谒寺留诗笔,薄暮归鞍照月华。
旋酌香醪浮瓮蚁,斗烹新茗满瓯花。
心馀更作儒官会,帐内诸生拥绛纱。
旧迹蒙君丽句誇,昔同峰顶蹑云霞。
逢秋谒寺留诗笔,薄暮归鞍照月华。
旋酌香醪浮瓮蚁,斗烹新茗满瓯花。
心馀更作儒官会,帐内诸生拥绛纱。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郑琰登临睦州高峰塔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与文人雅集的温馨氛围。首联“旧迹蒙君丽句夸,昔同峰顶蹑云霞”以“丽句”赞颂友人的才华,回忆往昔一同攀登高峰,仿佛踏足云端,意境高远。颔联“逢秋谒寺留诗笔,薄暮归鞍照月华”描绘了秋季访寺时留下诗篇的场景,傍晚归来时月光映照在马鞍上,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颈联“旋酌香醪浮瓮蚁,斗烹新茗满瓯花”则转向对文人聚会的描写,香醇的美酒与新煮的茶水,香气四溢,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尾联“心馀更作儒官会,帐内诸生拥绛纱”点明了聚会的性质,是儒官们的雅集,帐内学子们围绕,身穿红色纱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文化的珍视之情。
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
声如冰凘下石滩,嚼齧碎玉绕齿寒。
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
其音正以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
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
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
平明解船建溪去,轻赍快意不长湍。
溪东白茗象月团,来奉至尊龙屈盘。
馀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
况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
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
相公秉文武,视卒如婴儿。
今往佐其军,岂不重抚绥。
我有愚者虑,赠君临路岐。
相公居并州,拓土曾不疑。
羌戎起潜变,一旦覆我师。
我师无不勇,将吏实易之。
常抱雪耻志,此旨君所知。
兵家尤戒贪,持重养以威。
正当土门路,自昔屯虎貔。
朔朝及旬望,大校饫酒卮。
未若投单醪,共饮河水湄。
古人维其均,今人意参差。
临事欲之死,身往心已移。
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
愿君因议论,兹语何难为。
昆崙燕子五两竿,雾露薄水平湖寒。
风帆美满八百里,夕从岳阳楼上看。
鱼跳鹭立月钩下,星斗烂烂垂栏干。
羽书不到樽俎里,蛮兵况去荆楚安。
试寻燕公旧赋笔,磨圭刻碧独可完。
去年来折桂,今年来娶妇。
得意春风前,还家寒食后。
蓬巷闹鸡犬,藤花荫井臼。
缑山白醪醇,重酌高堂寿。
南土梅已黄,北人舟竞发。
去意方若渴,望林殊未歇。
言归向梁宋,独叹滞楚越。
行闻拜卿属,恩下苍龙阙。